探索生命之源(二)-永无止境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11-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78年和1981年,美国化学家S·奥尔特曼(1939~)和美国化学家T·切赫(1947~)分别在实验中发现:核糖核酸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具有酶一样的活性。这一发现意味着:地球上最早最古老的生物高分子有可能是不仅具有携带遗传信息功能、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核糖核酸分子。这一发现使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于蛋白质的定论重新审视。由于这一发现,奥尔特曼与切赫于198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的50年代初,南太平洋岛国新几内亚西部原始森林中的土著民族佛鲁人中流行一种怪病──“库鲁病”。患者初期抑制不住地震颤、四肢阵挛性抽搐、精神错乱,并不时发出痛苦、可怕的笑声,最终导致瘫痪而死亡。这种病原因不明,有的部落近半数的人死于这种病。

美国医学家和病毒学家D·C·盖达塞克(1923~)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历时10年深入土著人部落生活调查库鲁病。盖达塞克发现,佛鲁人有一种野蛮的习俗:当家中有人死去时,女眷和儿童生食死者的大脑,而库鲁病患者恰恰以妇女和青少年居多。于是,盖达塞克劝说当地人改除这种陋习。数年后,库鲁病的发病率大为降低。

盖达塞克对库鲁病病死者的大脑进行培养和分析,但始终未能找出致病的细菌或病毒。后来受其他科学家的启发,他认定这是一种人类尚未认识的、比病毒还小的病原微生物,盖达塞克将它命名为“慢病毒”(注:“慢病毒”不是病毒)。后来,他和其他科学家又发现了另外几种能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慢病毒,并荣获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