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唇瓢虫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11-1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img align=left src=../image/4244.jpg

图5 红点唇瓢虫 Chilocorus kuwanae

5 红点唇瓢虫 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1909

体长 3.4-4.4 毫米;体宽 3.3-4.0 毫米。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宁夏,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日本,朝鲜,俄罗斯,引入至美国、高加索、印度和意大利。

此类昆虫专捕食蚧虫,头部特化,唇基延伸,结构上很象铲子,有利于把紧贴植物的蚧虫掀开。红点唇瓢虫鞘翅中央各有一个黄褐色至红色的斑点 (颜色与年龄有关)。一年可发生数代,早春便可出来取食。如在北京,3月下旬有阳光的日子,便可见它们在树干上捕食盾蚧,5月中旬可见第一代成虫。在东北,红点唇瓢虫对杨树上的杨圆盾蚧具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文/图 虞国跃

摘自北京科普之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