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动物葬礼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11-1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动物学家发现,有的动物对死亡的同类存在“悼念之情”,并会有五花八门的奇特葬礼。

大象的表现很特别。当老象一死,为首的雄象用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再用鼻子卷起土块,朝死去的老象投去。接着,其他象也一样照办,很快将死象掩埋。然后,为首的雄象便带着众象踩土,不一会儿就筑成一座“象墓”,此时,雄象一声大喊,众象便绕着“象墓”缓缓行走,以示“哀悼”。

猴子的情感特别丰富。当老猴死后,群猴围着它凄然泪下,然后一齐动手挖坑掩埋。它们往往要把死猴的尾巴留在上边,然后悄悄地观察,如风吹动了死猴的尾巴,群猴会高兴地把死猴挖出来,百般抚摸,以为能复活,见到确定毫无反应时,就又会将它重新掩埋。

当灰鹤发现死亡的同类,便会久久地在尸体上空盘旋徘徊。然后由首领带着大队飞落地面,默默地绕着尸体团团转,悲伤地“瞻仰”死者的遗容。最后,停立在尸体跟前,发出凄楚的叫声,并低垂着脑袋,似乎在召开肃穆的“追悼会”。

獾类是选择“水葬”的动物。当一只老獾死后,它们便会招来同伴一起全力将尸体拖入河中,一边望着汹涌的河水,一边哀鸣不止。似乎在诉说它们内心的“悲哀”和对同类的“怀念”之情。

野山羊若见到同类的尸骨,便会伤心不已,它们会用头龙角猛烈撞击树干,并发出阵阵轰响。这同人类“鸣致哀”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今,对动物的这些特殊“情感”,还没有一种恰当的解释。为此,动物学家倡议建立一门新的学科——社会动物学,从而,用社会学的角度来探索动物的“情感”世界,并发现其奥妙和原理。

摘自大众科技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