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黄鼠揭开动物冬眠大秘密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11-1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img align=left src=../image/4038.jpg

进入冬眠的黄鼠、旱獭和花鼠会按时从深度睡眠中醒来,长期以来科学家对这种现象感到无法理解,因为这会消耗它们体内大量储存的能量。但是研究结果表明,它们按时醒来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免疫系统和进行卫生处理。

哺乳动物进入冬眠是为了在漫长又寒冷的冬季储存能量,因为在冬季要获取食物变得异常困难。大型动物如熊和獾会进入冬眠状态,这时它们的体温只是在较短一段时间内下降,而小型哺乳动物会很快下降到5℃,并会在整个冬眠期内保持这一体温。

加利福尼亚金背黄鼠(Spermophilus lateralis)也是一种会进入冬眠的动物,每年冬季有5~6个月使自己的心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2次的水平上,每周有一次会只睡12~16小时,体温会上升到37℃左右,在这期间会消耗掉近80%冬季储存的能量。为了进行研究,以俄亥俄州大学布赖恩·普列杰尔加斯特博士为首的科学家小组给31只黄鼠植入了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每5秒传送一次黄鼠体温的数据。当黄鼠进入冬眠时,给其中某些黄鼠注射酯多糖(LPS)。

通常,注射酯多糖可提高黄鼠体温1~2℃并保持8小时左右,但是进入冬眠的黄鼠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因此科学家作出假设,冬眠黄鼠的免疫系统不起作用。经过几天之后当黄鼠开始醒来时,当它们的体温就会上升1~2℃,就如同给它们注射了酯多糖一样。斯坦福大学诺曼·鲁比博士认为,进入冬眠的动物必须周期性地醒来以便起动免疫系统,因为某些免疫系统细胞对体温十分敏感。

译自《乌克兰新闻网》

摘自中国公众科技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