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雀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11-1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img align=left src=../image/2801.jpg

大山雀 Paridae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山雀科Paridae

识别特点 体形略小于麻雀,头和喉胸部蓝黑色而带金属光泽;两颊及颈侧白色,与其周围的黑色形成鲜明反差,故又名白脸山雀,俗称白面雀。腹面白色,前胸和腹部有一襟状的T字形黑斑。

大山雀的全长130~140毫米左右,是山雀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它们是苏州地区的留鸟,四季都能见到大山雀灵巧的身影活跃在山林、平原、园林、乡间的树上;性格活泼好动,常在树枝上连蹦带跳地觅食,既能啄吃蝽象、蚜虫,也能围着枝桠绕圈,搜寻裂缝,用它坚硬的小巧的嘴巴,挖出和吃掉盘踞在树皮下越冬的松毛虫。它们在冬季和育雏期间的主要食源便是松毛虫,这就为防虫卫林立下了赫赫奇功。大山雀边飞边鸣,发出“仔仔黑,仔仔黑,吱吱-黑黑-吱黑-吱黑”的尖叫声。3~8月是大山雀的繁殖期,它们对于建窝地点并无过多的挑剔,不论是树间、石隙、屋檐、墙缝,还是废旧的鹊巢,只要能栖身产卵即可。一年产卵两次,每窝下蛋6~9枚,经过双亲两周轮流孵卵,雏鸟就可破壳而出。亲鸟辛勤育雏,终日捕虫,喂哺吱吱索食的幼雀,每天喂雏的平均次数高达130次;谁能说人间只有妈妈好而鸟类中不是也有无私的亲爱吗?

大山雀在自然界是农业害虫的著名天敌,同时不因其美观的羽色、多变的鸣唱、能表演精湛的放飞技艺而深受饲养者的偏爱。现为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

摘自苏州科普之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