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龙,飞翔的爬行动物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11-1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翼龙不是恐龙

●能飞但没有羽毛

●不是冷血动物

近期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了2件翼龙的化石标本,经过古生物学者研究鉴定是新种。化石发现于辽宁省西部的白垩纪地层中,距今已有1亿多年。

什么是翼龙?翼龙是一种生活在中生代的陆生爬行动物。人们称之为龙,是因为习惯地把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统称为龙,又因为其在空中“飞行”,所以称为翼龙。

翼龙不是恐龙,而是恐龙的本家。在中生代,爬行动物异常繁盛,并演化出了适宜在水中、陆地和空中生活的3个类群,翼龙就是向空中演化的一个类群。

翼手龙的前肢第一、第二、第三指已经退化,但是仍然保留着前端的爪,以便抓握东西。第五指已经完全消失,最外端是第四指。这个指由长而粗的四节指骨组成,前端没有爪,光滑无毛。指与身体之间由一层薄薄的肉质的“翼膜”连接。翼膜便成为翼龙的“翅膀”。在它的腕部还有一个向前伸出的翼骨,呈倒钩状,对翼膜起到支撑作用。它的胸骨很宽,像鸟一样,胸骨上有一个三角形的片状突起,因为很像船底的龙骨所以叫龙骨突。龙骨突可以增加胸部肌肉附着面积。它的骨骼中央是空的,减轻了体重,有利于飞行。

翼龙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开始适应空中生活的,比鸟类早了7000万年。但是翼龙没有像鸟类那样的翅膀,可自由地在空中翱翔,因为它没有羽毛,而整个翼膜中间又没有任何骨骼作为支架。这种构造很像现代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但是蝙蝠的翼膜中间还有三个指骨作为支架。由此看来,翼龙的翼膜与蝙蝠的翼膜具有相似的作用,但是其功能都远不如鸟类的翅膀,所以有人称它是一种“飞皮”,不能做远距离飞行,只能在海边的岩石附近或森林边缘滑翔。因为一旦这层膜被树枝等坚硬的物质穿破,翼龙就失去了飞行能力。

翼龙的下颌骨由几块骨头组成,齿槽内大多长有牙齿,根据这个结构,判断翼龙很有可能以俯冲盘旋的方式在水中寻找鱼吃。

翼龙是恒温动物还是冷血动物?长期以来一直争论。

年,为恐龙命名的英国著名学者欧文,比较了侏罗纪早期的双形齿龙与现生蜥蜴和鳄类的骨骼特征,认为翼龙是一种冷血动物。1927年,德国的古生物学家布罗依理发现了翼龙与蝙蝠皮肤的相似之处。他对一件1908年发现的喙嘴龙标本观察时发现,在保存化石的围岩上有细微的条带和无数的刺孔。他认为这些痕迹是真正的毛发痕迹,即翼龙是长有毛发的。毛发分布在翼龙的头颈部、肱骨与下肢之间,而翼膜上没有。1970年,前苏联科学家也发现了长约6毫米炭化的翼龙毛发。毛发具有防止体内热量丧失、调节体温的作用,因而能证明翼龙是恒温动物。

证明翼龙是恒温动物的另一点是翼龙的骨骼下同鸟类的一样具有小孔。在鸟类中,这些小孔充满了从肺囊中伸出的气囊。而气囊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中国中学生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