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align=left src=../image/1977.jpg
传统的科学理论认为,智力的形成其来源之一是语言。那么,动物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是否能发展人类所说的智慧呢?
最近,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者荷波·泰瑞斯决定寻找一条在不用语言的情况下衡量猴子智力的途径。他让猕猴坐在触觉敏感视频监视器前,按照特殊次序排列出一幅包含多个画面的图片,如果排对了,就以香蕉作为奖励。“这和通过反复试验让你排列英语字母表有异曲同工之处。”泰瑞斯说,“它需要记忆、逻辑和大量的时间。”
猕猴不仅指出了正确的次序,还和一组分派了同样任务的大学生做得一样快。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当给它们另外一套图片时,猴子们减少了排序的次数。这说明它们已经掌握了排序的规则,并且能够将它应用到新的任务中,这是人类智力的一个特点。泰瑞斯说:“这个训练就像先让孩子们认识天和星期的关系,然后再让他们学习什么是月份一样。”
猕猴是体形较小的一种猴类,喜欢群居,由猴王带领,栖息于阔
叶林、针叶和阔叶的混交林、竹林及石山峭壁,不大喜欢迁移,行动敏捷,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猕猴的食性较杂,以野果、树叶、昆虫为食。每年产一胎,每胎一仔,约7岁成熟。猕猴是最常见的猴子,所以往往是用来作为科学实验用的动物。
为了证明他的目标不是让猴子们死记硬背,泰瑞斯让它们从不同的序列中找出相关的项目,直到保持一个正确的次序。猕猴在这些实验中不断获得成功。“它们能够认识到在同种任务中怎样学习和积累经验,这与我们通过语言完成的智力训练的结果是一样的。”泰瑞斯说,“这确实给智力来源于语言的理论予以了驳斥。”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3年0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