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消暑的妙招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11-1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夏日炎炎的高温中,人们常常是挥汗如雨,汗流浃背,这是人体靠汗腺大量蒸发水分带走热量调节体温的绝招。然而,自然界的一些动物的汗腺并不发达,有的甚至没有汗腺,那么,它们又是如何消暑的呢?

炎夏,耕牛在劳作时,仅在趾间的皮肤和口、鼻处有汗渗出而身体的大部分是无汗的。因此,在闷热天里它们常常是呼呼喘气、垂涎四滴,一到中午,就喜欢全身浸泡到水里散热,有的水牛在泥浆里打滚后,再去水里冲洗干净,也是这个道理。

而河马,除了在水中或泥沼里纳凉消暑外,还能用自制的“防晒霜”来防御烈日的暴晒。因为河马的皮脂腺能分泌出一种红色的粘液,粘液干燥后,就会像一块遮阳板一样,保护它们敏感的皮肤,不致受到日光的伤害,又能起到隔热作用。

在闷热的夏天,要是触摸狗的身体,会觉得它热得“发烫”,也不见其身体上有汗珠,只是张开嘴巴伸着舌头喘气。原来,狗没有汗腺,而是靠呼吸将体内多余的热量排出来调节体温。所以,天气一热,它往往会“五体着地”伸出舌头,匍匐着散热。运用此法消暑的还有猪、猫等。

生活在沙漠里的骆驼,为了抵抗外界的高温和干热,采取的是升高自己的体温,进而超过外界的妙招。这样就不会出汗,又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到了夜间,它的体温又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降下来。

兔子消暑的“工具”是它的那两只长长的、血液流畅的大耳朵。耳朵发挥着导热作用,能不断地将兔子身上的热量传送到体外,从而免受酷热之苦。松鼠在烈日当空气温较高时,就把粗大的尾巴竖起来,当作“遮阳伞”,为自己带来一片荫凉。蝴蝶在夏日体温过高时,会将翅膀并拢,倒挂在树叶背面,大大减少热量的吸收;或是转动翅膀,用它毛茸茸的鳞片反射阳光以降温。

有的动物还能利用环境消暑。非洲撒哈拉沙漠里有一种大蜘蛛,会自己挖井,它挖成一口直径25厘米,深40厘米的井,然后在井口吐丝织网,以挡住夏日炽烈的阳光,悠悠然地躲在井底下纳凉。

非洲白蚁消暑的方法更巧妙,它们营造起高大的蚁塔,形似金字塔。蚁塔的外壳有50厘米厚,开有许多“气窗”,里面隧道密布,弯弯曲曲,长约数百米,恰似“空调住房”,尽管外面“赤日炎炎似火烧”,里面却是一片宜人的清凉世界。

摘自小学生周报2003-05-1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