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李磊 撰文:电影发狂
尽管克里斯托弗·诺兰不是位纯粹的作者-导演。此前除《跟踪》(Following)外,诺兰执导的影片悉数是改编作品。这些电影要么改编自短片故事,要么改编自小说,要么改编自漫画。《盗梦空间》的编剧栏让我们感受到了惊喜。这是诺兰第二次亲自编写故事和剧本。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部影片有任何形式与内容上的里程碑意义,以及可看性上的本质提升。这只是一部综合了各类商业元素,硬造出来以小博大的商业电影。
克里斯托弗·诺兰以往执导影片的好看之处便是出其不意和花样迭出。他打乱了《失忆》的时间顺序,制造了正逆两条线索。他在《蝙蝠侠之黑暗骑士》里进行大胆革命,使用戏剧手法,放弃了漫画中符号式的蝙蝠及蝙蝠投影。而《盗梦空间》中则少了这些惊喜。我们在《盗梦空间》里能看到的,唯有一个个俗套和似曾相识……

上、中、下:《盗梦空间》、《移魂都市》、《闪灵》
似曾相识一:梦境迷城
《盗梦空间》里的梦境城市虽然看上去跟真实世界不同,实际却有很大差异。这个城市是造梦者建造的虚拟空间。而这个空间本质是个迷宫。迷宫实际是诺兰无法割舍的一个理念。早在他的制片公司Syncopy影业成立时,他便设计出了一个迷宫图形作为公司Logo。而《盗梦空间》里的梦境空间便是诺兰对理想的一次释放。这种释放可能源自他对库布里克执导的《闪灵》的致敬,也可能源自他对《移魂都市》的迷恋。总之,别以为迷城和折叠空间是他的首创。

《黑客帝国》和《盗梦空间》里都有“潜意识”敌人
似曾相识二:黑客地球
《黑客帝国》改变了很多事,其中包括商业大片的制作思路。《盗梦空间》里出现了很多《黑客帝国》里的元素。且不说迷宫的点子是否也跟《黑客帝国》有关,片中现实与虚拟、慢镜、电梯、入梦、日式房间和梦境中的抵抗者等都跟《黑客帝国》如出一辙。可唯独场面上诺兰没能带来经典桥段。《盗梦空间》既无“子弹时间”式的原创运镜,也无让人印象深刻的战斗场面。

《阿波罗13号》早就拍出了《盗梦空间》中的失重镜头
似曾相识三:失重景观
朗·霍华德从影以来有最得意的三件事。第一个是拍了《风云际会》(Willow),实现了画面中人物的变形。第二个是《美人鱼》里他首创了水下视角。第三便是他在《阿波罗13号》里尝试拍摄出了失重悬浮的景象。诺兰也在《盗梦空间》里反复拍摄了失重画面。不幸的是,这样的镜头虽然不俗,却谈不上精彩。

《珍爱源泉》和《盗梦空间》中的男女主角同样爱得死去活来
似曾相识四:法式浪漫
每个民族对浪漫的界定不同。有的民族崇尚常相厮守,有的民族标榜阶段式婚姻。法国人则视激情胜于爱情。没有激情甚至爱情的婚姻,在法国人看来是扭曲的。在现代文明社会,法式浪漫与法式舌吻一样成为浪漫主义代名词。《盗梦空间》里同样有着法式浪漫。影片前半段,莱昂纳多扮演的柯布努力把与妻子的回忆封存起来。这个情节很像《珍爱源泉》。而影片后半部分,则致敬了歌蒂亚之前主演的《敢爱就来》。片中回荡的伊迪·皮亚芙的歌更让人想起了歌蒂亚主演的《玫瑰人生》。总之柯布跟妻子的爱情让人感觉是二手的,没有太多新鲜感。
似曾相识五:梦中梦
梦中梦确实是个富有独创性的架构。但这样套娃式的架构目的相当露骨。其功用不啻于《骗中骗》《谍中谍》这类连环计式的电影。一环扣一环确实可以让人喘不过气,但事实上,片中一路追追打打的“衣冠禽兽”们是在睡觉时睡觉。这是最让人感到尴尬的……(电影发狂)

从小丑到柯布,从《黑暗骑士》到《盗梦空间》
似曾相识六:一张海报的诞生
大概是为了以《蝙蝠侠之黑暗骑士》的成功作为噱头,片方自始至终会拿出一些跟诺兰上部影片有关的话题进行炒作。《盗梦空间》最初的海报里,莱昂纳多站在空旷的城市之中,背对观众。这张海报让人想起了《蝙蝠侠之黑暗骑士》里小丑背影的海报。一样的构图,一样的色调。不知是诺兰计穷了,还是片方太渴望这部影片再度大卖,总之,海报也玩儿了次山寨。

威利·菲斯特(左)和诺兰是合作多年的黄金搭档
似曾相识七:迈克尔·贝,我爱你!
诺兰之前的电影摄像并不商业。但随着诺兰从边缘走向主流,其电影摄像水准也日益商业化。可他的摄像师没换,还是自《失忆》起便长期合作的威利·菲斯特(Wally Pfister)。这就说明诺兰本身对视觉效果有了诉求。而威利在一次访谈中便透露了此事。
“有些片子,他喜欢,我却很讨厌。我不是迈克尔·贝的超级粉丝。克里斯(诺兰)喜欢迈克尔·贝的电影。我总是,算了吧,哥们儿!但他喜欢里面的一些元素,但我看不出门道。”菲斯特说。
《盗梦空间》里的运镜和剪辑都有着迈克尔·贝电影的痕迹。这些是该片作为景观电影的一大保障。可诺兰并未在片中原创惊人视效。

不仅是《24小时》,其实《盗梦空间》中的deadline一直是好莱坞大片钟爱的手法
似曾相识八:24小时
本片梦中梦情节如果没有时间限制便失去了意义。正是时间的限制才让影片变得紧凑。而这样的构思很显然受到了《24小时》这类影视电影的启发。可是,如果人能够在梦里做很多事,那么睡觉就失去了意义。要知道,睡眠是要让大脑休息的。所以时间的紧凑不论从逻辑性还是创新手法上看都乏善可陈。

有多少罗汉,大家一起数吧
似曾相识九:罗汉 x N
诺兰振臂一呼,五位奥斯卡提名演员和两位奥斯卡奖得主加盟了这部《盗梦空间》。这样殿堂级的卡司比《十一罗汉》还要刺眼。只可惜梦境中的一路厮杀淹没了演员们的表演。任凭几位殿堂级演员如何卖力,人们总是把目光焦点汇聚在梦境景观之中无法自拔。只是这种卡司上的复制在票房上得到了成功。

汉斯·季默的存在让《盗梦空间》的配乐听起来很熟悉
似曾相识十:弦犹在耳
诺兰除了跟威利有过长期合作外,他这次还继续跟汉斯·季默合作。尽管《蝙蝠侠之黑暗骑士》的配乐相当成功,但汉斯先生是出了名的喜欢吃老本的配乐大师。他的配乐里似曾相识的元素更多。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盗梦空间》跟《蝙蝠侠之黑暗骑士》撞了衫。汉斯·季默继续用大号制造空灵感觉,让《Dream within a dream》等曲子跟《A Dark Knight》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管这算个人风格也好,有意为之也罢,我们似乎又被带回了哥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