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e pattern 的应用实例

王朝vc·作者佚名  2006-0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上图是我解决MATLAB中基本类Array的STATE PATTERN 实现,每个STATE子类是一个SINGLETON模式,Array中的void * m_data根据当前状态决定是什么类型的指针。

采用这种方式的好处

1、可复用complex string 等

2、改变类型不需要重新分配类(某些实现需要重新分配类),例如,template实现

3、一元操作符不需要循环判断

4、m_data可以统一处理(vcc_cn给出的实现好像不能完成这一点)

5、增加新的类型不需要修改其它程序,如果类型和程序相关(比如add程序中有类型信息),则增加类型时所有的这些程序都要修改,浩大的工作量和潜在的危险

6、各state子类全局只分配一次,增加效率

bridge,strategy模式都可以用来完成算法实现的动态选择,但是对象开销很大,使用state模式实现则只需要一个对象。比较这三个模式我们发现如果算法本身没有自己的数据的话,完全可以把算法定义为在某状态下执行(小花招)。

在数学运算时用到的complex类相对较少,如果把所有的参与运算的对象都定义成complex影响效率,因此会出现在运行中改变类型的情况,例如,x=5(double),x=x+5i,则此时结果x必须是complex,如果采用template实现,则要重新分配类。采用state实现,只要重新分配数据指针(void * m_data)就可以了,把“状态”由double变成complex,十分平滑,此时如果运行x->sin().调用的是complex的实现,很平滑吧。

这个模式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复杂的数据类型。

维数可变也特别可恶,目前尚无良好的方法来平滑这种改变,例子:

x=[1,2,3](一维数组) x(3,3)=6i(立刻变成3*3的二维complex数组),此时要利用complex函数库还要经过转换,十分的不方便。

可以发信给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