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晓冬和儿子
郭晓冬
我的父亲 特别热心肠的老好人
我当父亲 为儿子不接反面角色
■新快报驻京记者 梁晓雯
郭晓冬从来不避讳自己的农村出身以及过往那段贫困的历史,父亲生前最后一段时光的愧疚也让他陷入自责。如今,他想给予父亲没有享受过的一切,可惜没有机会了。家里经济极度穷困,给了他太多遗憾,也给了他现在的好心态。新快报记者日前专访郭晓冬,儿子一岁多了,他笑说长得更像自己的妻子。郭晓冬透露自己非常会抱小孩子,平时教儿子要做“男子汉”,不过自己在家里还是唱“白脸”。
【善良穷父,影响一生】
“家里确实没钱,他让我不要跟别人攀比。”
新快报:您觉得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觉得自己从他身上学到的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郭晓冬:他是一个老好人。我们村里有好多小孩儿,他遇到了都会问好,还问他们吃饭没有。他给别人家干活却从来不在别人家吃饭,别人给钱他也绝对不要,他很少有求人的时候,为人特别特别热心肠。我从父亲身上继承的最好的品质就是善良,也有热心肠。
新快报:父亲是怎么教育你的物质观念的?
郭晓冬:他教育我的东西就是从来都不要跟别人攀比。家里确实没钱,只能这样告诉我。
新快报:上大学时父亲如何支持你的学费与生活费?
郭晓冬:那个时候他真的是有心无力,他帮不了我什么,没办法,只能经常给我鼓励。写信说你要好好学习。刚读大学时,为了大笔学费,父亲只好去贷款,但是因为家里穷,根本贷不出来,最后只能是东借西凑,加上我哥哥打零工赚些钱给我,这样凑够了第一年学费。大学里,我跑龙套,接些小活儿,就是为了赚些钱。
“他总是跟我说‘对不起你和你哥哥’。”
新快报:父亲不善言辞,他做过最让你感动的一件是什么?
郭晓冬:我父亲有些沉默寡言,但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他去世的那一年,总是跟我说“对不起你,对不起你跟你哥”,每次见到面听他说就特别难受。有什么对不起的?我们也都挺好的,是父亲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可能人都会在那个时候把冥冥之中的感觉要说出来吧,你想,他是一个不怎么讲话的人,却不断说那些话,我心里难受也特别感动。
新快报:曾经与父亲最大的争执是因为什么事?
郭晓冬:当时我想去北京时,他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觉得我那时的生活状态很好,先是在印刷厂上班,后来又到了邮电局上班,尽管是临时工,一个月只有五六十块钱,他觉得我很安稳。我当时就先骗他说北京有朋友都联系好了,连蒙带骗地才来了北京。
新快报:真正走上演艺道路之后,父亲就变得很支持你工作了?
郭晓冬:工作后,他让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做好每一件事。他从来都是这样一个人,从来不会说“你很棒”。我感觉父亲给我的教育,这种处事和工作的方式,很适合我。这么多年了,一直是这样子,我从来不介意说自己是农村的,事实就是这样的。
“他对你的感情,得用生命去兑换。”
新快报:父亲曾经对你感到亏欠,你也曾觉得非常愧对父亲。
郭晓冬:前两年我突然想到一件事,读初中一年级时,那时特别流行运动裤。我就特别想要一条,那个时候我不懂十几块钱对于这个家庭是多么的重要,我觉得学费交不起就不上学了。我就天天跟他要,后来他就常常到集市上去赶集,终于有钱给我买了一条。这个事情我一直没觉得有什么,前两天想起来就觉得特别特别内疚,这就是父爱。很难用经济去衡量他对你的感情,得用生命去兑换。
新快报:你有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
郭晓冬:不知道你对于父亲的概念如何,大家对于父亲的概念大多是做错事就会骂打,我父亲从来没有严厉过,从来没有动过我一根手指头。其实我是不听话的一个人,小时候特别调皮,我妈说我“就怕上天没有梯,不然要往天上爬”。
新快报:父亲没有能见到你成家立业,但给了你好的心态。
郭晓冬:我从来报喜不报忧,从小就30块50块地给家里钱。我想天下做儿女的都一样,可能有些富二代会打电话要钱。我不想跟别人说我们家当时多么穷,但事实就是这样,我不想撒谎。家里经济极度匮乏,让我有太多遗憾,但我生活在一个特别美满幸福的家庭,虽然背负很多债务和愧疚,但让我有了现在的好心态。我最担心的是母亲,因为作为农村妇人,她与人没有太多交流。
【当自己也成了父亲】
“我不想让他在奢侈的环境下成长。”
新快报:你演过多少个父亲的角色,最难忘的是哪一个?
郭晓冬:真正当父亲之前,我在《亲爱的敌人》、《大校的女儿》、《伤情》等作品中饰演过父亲,今年刚刚拍完的《策反者》中我又一次演了父亲,现在再接演得肯定与当初不一样,从心情到感受都会非常不同。
新快报:儿子一岁多了,现在长得更像谁?你这个父亲有什么样的“奶爸”行为?
郭晓冬:像他妈妈多一些,“奶爸”不敢说,我是一个好爸爸,当然我想每个当了爸爸的人,都会变得会带小孩子,我儿子出生第一天我抱着他时,旁边的人都说“你学过吗,怎么这么专业”,我说这就是你用心去抱的结果。
新快报:妻子对你这个爸爸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你给孩子买过什么奢侈的东西吗?
郭晓冬:她觉得我做得挺好的。没有买过奢侈的东西,最贵的可能就是婴儿车了,但其实我看好多推的车都比我们家的要好。我不想让他在奢侈的环境下成长,还是要靠自己能力适应社会。我只想让他没后顾之忧,没有优越感也没有自卑感就可以了。
新快报:儿子现在多重?会说什么话了?郭子诚的名字是你起的?喻意是什么?
郭晓冬:好久没量过了,爸爸妈妈奶奶都会叫了,可以走路了,还不让别人扶着。要做一个真诚的人,名字叫“子诚”就是这个意义。
“我觉得自己懂的东西太少了,太没有文化了。”
新快报:你平日里拍戏期间怎么和孩子沟通,据说你们为孩子拍摄了海量的照片?
郭晓冬:老婆天天给我发信息,发照片,我好不容易请到假,去机场赶飞机就是为了给他“六一”儿童节。当他懂事以后,会把他的照片做一个集子。每年都会给他做一个册子。儿子跌倒了,我会让他自己站起来,如果他哭,我就会说“男子汉不要哭”,儿子确实挺坚强。
新快报:儿子有没有表现出喜欢什么东西?未来教育中你会是严父吗?
郭晓冬:其实儿子还没什么表现,不过我们抱着他弹钢琴的时候,他表现的样子挺开心的。他以后喜欢什么,我都会让他去做。我不是一个严父,我老婆天天说我,在家里我老婆扮演黑脸,我扮演白脸。有时候我觉得我这一代受苦多了,所以面对孩子总有些舍不得。
新快报:为了儿子你以后接戏真的不接反面角色吗?
郭晓冬:我就怕他在成长过程当中,特别是不完全懂事的时候,会觉得爸爸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人。其实我也不想演坏人,因为有那么多好人的角色我都演不过来,干嘛非要演坏人。对于我来说演坏人并不是挑战,只不过是不同角色,同样是好人的角色才有挑战,好人其实特别难演。
新快报:是不是因为你想给儿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郭晓冬:我觉得自己懂的东西太少了,太没有文化了。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很多知识,我就怕他问到我什么事我不明白,所以我现在努力在多看一些书。
郭晓冬父子情缘
出生于穷困的农民家庭,从小打工的郭晓冬到北京打零工直到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拍摄完《暖》之后让他经济条件有了改善,可惜父亲于2002年去世,并没有看到他的成功。郭晓冬和妻子程莉莎是在拍《暖》的时候认识的,2007年两人正式结婚。去年4月儿子郭子诚出生。
郭晓冬心目中的好父亲
就是善良和热心肠。做父亲也要不断学习,多看书,教育儿子要像个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