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以旧换新回款不及时 经销商长期"倒贴"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009年度天极网高清 平板电视横向评测

“家电以旧换新实施两个月多月,但第一宗交易的补贴回款我们至今还未拿到。”这是信息时报记者从广州家电连锁商家处了解到,“卖多贴多”成了经销商们的“隐忧”,之前交易的数万套补贴一笔也没有审批到账,企业一直是在“倒贴”自己的流动资金。

对此,商家纷纷表示,在简化消费者领取补贴款的同时,也呼吁政府部门能够加快回款的审批流程。

漫长的录入审批过程

根据相关流程规定,家电以旧换新采取由中标销售企业代财政部门审核并垫付补贴资金的办法。消费者以旧换新购买新家电后,销售企业直接给消费者垫付补贴资金。之后销售企业凭家电销售发票、以旧换新凭证等材料到当地财政部门申领补贴资金。“两个月过去了,一笔回款都没见过。”一位不愿具名的卖场负责人向信息时报记者透露,

“一个月要审批几百宗以旧换新家电,审批速度太慢,我们就只能不停的垫钱。”该负责人表示,整个审批过程太繁琐漫长,需要消费者、销售企业、拆解企业三方资料全部输入系统之后,一台机的整个录入流程才算完成,之后这些资料会报给经贸委审批,通过后再由经贸委报财政部审批拨款。(详见流程示意图)

据记者了解,目前广东省中标的拆解企业只有一家,而以旧换新的回收拆解规模却非常庞大,截止10月底,全省就回收了10.8万台废旧家电,均交由该拆解企业去处理。

“速度慢可想而知!”这也是影响整个回款下拨延迟的主要因素。某销售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销售了近70000套以旧换新的家电,10月初已向拆解企业发过去30000余套,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批机还没有完全录入系统。"拆解环节资料录入的延迟,也拖下了整个补贴回款的进程"他表示道。

商家“倒贴钱”的买卖

以旧换新带来的销售火爆原本是好事,但是现在由于迟迟拿不到回款,更多的让商家产生了“隐忧”。

信息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以旧换新已经成为各大卖场销售的最大拉力,数据显示,截止10月28日,全省回收旧家电10.8万套,销售新家电7.6万台、销售额达3亿元。而在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等多个大中城市,甚至出现了五大类家电多个品种缺货的现象。而在卖场销售中,更有30%~40%的交易是以旧换新政策直接拉动。

“又不能不给消费者补贴,但一直垫下去,会占用我们流动资金。”商家向信息时报记者透露,现在不是发愁卖不出去,而是担心“销售太好,需要垫付太多资金”。

有卖场负责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台机补贴400元为例,到目前为止已经销售了70000套家电,简单换算即有2800万的资金压力。“这还只是广东的数据,如果摊到全国的卖场,这笔费用更是以亿来计。”据介绍,在家电以旧换新开展较早的北京、上海,消费者获得的补贴也都是销售企业垫付的。

“以旧换新虽然在9月份就启动了,但正式的录入程序是在10月初才调试使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耽误了审批的时间。”对此经销商呼吁,政府在方面消费者领取补贴款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商家的资金压力,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快补贴款的审批程序,勿打击商家的销售积极性。

(来源:信息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