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于人们视觉效果的不断追求,曾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CRT电视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阻挡的大平板电视时代的到来。去年4月,长虹欧宝丽等离子电视的高调上市,标志着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最新一代新型等离子显示面板生产线正式进入量产爬坡阶段。历经5.12大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影响,2010年1月,虹欧等离子项目实现全面量产,良品率达到80%以上,单日最高综合良品率达到91.21%。中国彩电企业第一次拥有新型平板显示核心技术并成功实现电视面板的大规模工业制造,长虹也由此在中国新型平板显示领域取得重要战略地位。
CRT“垂暮”,大平板普及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彩电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剧,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技术的CRT,经过百年发展,如今已进入“垂暮之年”,退市成为必然之举。
CRT电视机是迄今为止问世最早的电视机,曾经是性价比最高的电视机,也一度享受过了最辉煌的待遇。但是,CRT电视机却无法规避其技术上的劣势:实用化的最大屏幕尺寸通常只能做到38英寸,且很难实现薄型化和轻型化。随着平板电视价格的不断降低,CRT电视的价格优势也无法继续维持,当平板电视每月高速市场增长的时候,CRT电视则呈50%以上的速度下滑。
国家政策成助推剂。去年由于最高限价所限,家电下乡的彩电最大尺寸仅有32英寸,当时被业内视为CRT电视的生存机会。而今年1月1日国家有关部委发布了2010年家电下乡产品的招标公告,下乡彩电的最高限价由3500元提高至7000元,最高补贴额为455元,使得很多如50英寸大屏幕等离子电视等中高端的电视也进入了家电下乡的范畴。至此,CRT电视将进一步失去了其存在于市场的支持。而在销售终端的以旧换新活动,也是加速CRT电视退市的原因之一。如今,已没有任何一个厂家愿意花钱为CRT做广告,在一级城市,再难从卖场觅到CRT电视的踪影。CRT电视的进入市场的下降通道,意味着大平板电视正在加速普及。
突破技术难关,虹欧等离子前景广阔
进入平板电视时代,中国彩电工业首先必须解决“缺屏”之苦,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四川虹欧投建的等离子显示屏及模组项目,自2007年4月28日破土动工至今,终于实现全面量产。这是中国首条自主创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42英寸以上平板电视面板生产线。这意味着虹欧等离子实现量产技术和产品技术的双突破,性能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虹欧等离子电视所具有的屏幕亮度均匀、柔和;真实还原物体色彩,不偏色;动态无拖尾;色视角达到170度以上;实际耗电功率随着图像的明暗变化而变化等优势必然会使其在平板电视的普及大潮中占据优势地位。而等离子核心技术与3D的结合,也很可能成就新的商业契机。
3D电影《阿凡达》的热映令3D炙手可热。3D进入家庭成为人们的需要。有报道称3D电视将成为2010年的一大亮点,三年后会大规模进入国人家中。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C3D)秘书长唐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经说过,“去年是中国3D产业元年,今年是中国3D产业启动年。” 尽管中国3D产业化比国外慢一步,但中国企业目前已经掌握了3D核心技术。早在两年前,长虹等国内彩电厂家就开始进行3D技术研发,而今年,长虹也将在对虹欧等离子面板项目扩能增量的同时推出自己的3D等离子电视。
原本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的等离子技术垄断已经被虹欧等离子电视面板的全面量产所打破,在CRT电视退出历史舞台,大平板电视占据主导的大潮中,随着国内等离子产业链的完善,等离子电视的广阔市场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