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虎年在一阵阵爆竹声中款款而来,我们的数码市场也在2010年之初迎来了一派新年新气象。无论是一个月前在美国CES上发布的各品牌数码相机新品,还是近期国内接连问世的2010新品,我们似乎都嗅到了一点关于新一年数码影像发展的新趋势,那就是更高像素的追逐。佳能、尼康、索尼、松下、三星、奥林巴斯、卡西欧均推出了全新的1400万像素消费机。
回望数码相机初初进入我们视线的时候,三五百万像素已经是顶级配置,而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我们手边的数码相机几乎全部突破了千万像素的大关。直至今年的1400万像素成为主流,我们目睹了一场像素飙战。然而,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究竟是不是像素越高越好呢?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我们提倡够用就好的原则,打住你在潮品琳琅中眼花缭乱的步伐吧,其实你手中的数码相机就已足够。
佳能PowerShot A 710IS
经过简单的走访了解我们得知,现如今数码相机商家鼓吹最多的恐怕要属“像素”这一概念了。普通消费者也并不了解其中蹊跷,一味追求高像素高画质的正比关系,其实这一做法正中的是经销商的下怀,对于消费者却并不一定有多显著的收效。想要了解像素与成像的关系,我们不妨先去了解一下照片的来源跟去处。
我们的数码相片都去了哪儿
现如今还会有几个人迷恋相纸跟药水的味道,还会有几个人会打开影集,和朋友们分享出游的精彩瞬间。网络化侵蚀进我们生活不是一天两天了,网络相册、电子相册等等媒介早已替代了相纸更加快捷清晰地帮我们分享影像了。那么对于po到网上或者普通冲印来说多少像素是合适的呢?这个,取决于相机,还有,我们的眼睛。
网络相册
我们见到的数码影像是有一个一个的小像素点组成,这样一个一个连续的点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人眼便区分不出其中的间隙而认为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一般的,人眼能够分辨的最大分辨率为300dpi(每英寸距离的像素点数)。也就是说超出这个数值人的肉眼不能对画面做出清晰地区分。300dpi也是常规杂志的一般印制标准。而对于普遍的静态图像来说,300dip的输出解析度已经是足够让人人们广泛接受的图像质量,这一标准也正是我们常规的相片冲印的分辨精度。
当下流行的像素画可以清晰解释像素在图像构成中的作用
而作为更广泛存在的电子相册浏览,基于我们常规使用的电脑显示屏,72—96dpi已经能够满足普通浏览的需要。
如果你依旧愿意冲印照片
我们熟悉的照片打印尺寸有5吋、6吋、7吋和8吋。这一数值往往是以照片的长度来标称,而上面列举的四个尺寸的照片的长宽则是:5×3.5英寸、6×4英寸、7×5英寸、8×6英寸。按照刚才给出的常规照片打印分辨精度300dpi,做一个简单的乘法我们就能得到整张照片的像素数。
(5×300)×(3.5×300)=1575000像素
(6×300)×(4×300)=2160000像素
(7×300)×(5×300)=3150000像素
(8×300)×(6×300)=4320000像素也就是从理论上说,冲印5吋的照片需要160万像素就已经足够了,冲印6吋的照片需要240万像素就已经足够了,冲印7吋的照片需要320万像素就已经足够了,冲印8吋的照片也只需要480万像素就已经足够了。
为了证明这一数据确实有效,我们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场景条件完全相同只是图片分辨率不同的三张照片,并将这些照片用照片打印机打印出来。我们选择的三种图像规格分别是:2048×1536约合300万像素;2592×1944约合500万像素;3648×2736约合1000万像素。打印尺寸为6×4英寸,也就是我们较常打印的6吋照片。
(点击查看原尺寸图片)
我们将打印出来的照片编号,同时放入扫描仪中进行扫描。在物理环境相同的情况下截取照片细节如图:
实物扫描细节比对
在不告知读者图片编号的情况下凭肉眼观察这三张细节图我们几乎看不出区别。这也就证实了,300万以上像素在普通的6寸照片冲印或打印中的像素区别肉眼已经无法分辨。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追求高像素实际收效甚微。除非用户要冲印更大幅面的照片时,这三张照片的区别会随着冲印幅面的增大而逐渐显露出来。
小尺寸给你更多空间
在家庭的普通使用中,为了满足日后更加灵活的冲印需要,我们在拍摄之前将相机的图片生成大小设置成本机最大就可以了。如果你非常明确拍摄照片日后的用途,是po到网路上或者冲印成小尺寸的常规照片,那么你大可放心将照片像素值设低一些,这样使用的好处是在同等容量存储介质中存放更多数量的图片。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就不必为有限的SD卡容量与无尽的美景之间的矛盾而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