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老巷子 宾得K-7配饼干拍南锣鼓巷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来北京的次数不少了,但都是公差,没有多余的时间四处逛逛。去天安门留影大概还是2006年的事儿。对于北京那些知名的地方,就更没什么概念了,只停留在和北京哥们的聊天中。终于有机会在北京逗留一天,在众多“知名景点”中挑选了半天,还是选择了据说能够代表老北京文化的南锣鼓巷。顺便说说北京的出租车,真的挺方便。只要说个地名就直接带到,不用再记繁琐的路名。如果不算路上有些堵的话,整体还是不错的。

门口新立的牌楼,这边应该是巷尾

南锣鼓巷,其实自明清以来就是有名的了。按照现在的话来说,这里就是当时京城的“富人区”。在南锣鼓巷四周的胡同里,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都在这块地界留下踪迹。而现在,这条800多米长的巷子成为一种新文化的基地。住在南锣鼓巷的居民已经不多,鲜有的几户人家大都挂着勿扰的牌子,沿街的房子基本都被征用成商铺,尽管形形色色,但还未改变原有的风貌。虽然是条巷子,宽窄也不过七八米,但并未全程禁车,时不时看见各种汽车穿行而过,左转右转,技术也颇为熟练。

宾得K-7配40mm/F2.8

随身带着宾得K-7搭载一枚40mm的饼干镜头。这种紧凑的感觉还真的不错,与之前拿的长焦大炮的感觉截然不同。小巧的镜头虽然是定焦,但无论是焦段还是画质都非常不错。尤其是宾得体现出的红色和绿色,虽然有点夸张的感觉,倒也算是鲜艳。

已经破旧的门牌

拍了一些喜欢的照片

说起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有些“不知所措”。也许我们真是有知识没文化的一代。在南锣鼓巷里展现的文化倒并非是老北京的东西,大都是一些搭载了一些文化气息的创意产物,整条街这类东西颇多。其次就是酒吧多了,各式各样的类型,也算是一种文化吧。看来三里屯的影响力已经延伸到这里了。虽然这条巷子的感觉已经不那么纯正,但仍有一些能够体现所谓文化的东西。随意记录下来,权当体现一下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吧。

新文化的张扬

南锣鼓巷第一号

据说很潮的自行车,不过骑着貌似挺复古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