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写这篇文章是来泼Ultrabook(超极本)冷水的,当然泼冷水不是说超极本自身性能有什么问题,而是说它面对的人群、定位,以及出现的时机是否准确?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天时地利人和”,不知道超极本在这个极端拥挤的市场上能占据几成份额。
先来看看超极本是什么东东吧,首先它是个新鲜的产物,第一次出现离现在仅一个季度而已,某百科至今还搜不到它的明确定义。简单来说,它是英特尔针对笔记本平台制定的标准,对处理器、轻薄、便携有一定强制要求,同时增加了超长续航、急速唤醒等新功能。
如果是一年前,这些特性还算新鲜
英特尔制定标准也不是一次了,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近些年失败的多成功的少。Tablet、UMPC、CULV,都是失败的典范,唯一算是成功的要属上网本(Netbook),以往英特尔标准只会对处理器、芯片组做强制要求,而这一次在功能性上也强制了要求。
可惜,英特尔这一次不算是创新,因为早在一年前苹果的macbook air已经做到这些了,而新一代的macbook air甚至就是Ultrabook的原型机,几乎所有的厂商都是照着air的标准去研究和生产它们的超极本,而air众多特性的先入为主,让超极本可谓天时尽失。
如果说售价是一个产品之本的话,那么超极本听上去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英特尔总裁在推广超极本之初称其售价要达到1000美元以下,并拿出3亿美元去推广超极本项目,但事实是什么样呢?Acer 8999元起(SSD版),ASUS 9999元起,Toshiba Z830 价格未公开(但低级别的R830 现在官方报价12999元),Lenovo U300s 价格未公开(内部消息称不可能低于万元),真不知道这样的售价如何去占领40%的市场。
11英寸air在中国卖脱销 Ultrabook怎么看?
GfK之前有统计数据,6000元以上的笔记本电脑大部分被苹果、ThinkPad、索尼、Alienware这样的高端品牌占据,所以有分析称,ASUS、Acer也想借着超极本的“东风”,在高端消费笔记本里占率一块份额。所以即便是英特尔愿意,双A也觉对不会轻易放弃价格,更何况现在把持价格的主要因素还是英特尔的处理器和平台。明年22nm Ivy Bridge出台后的新品蜜月期让价格更不容易下滑,6000元以下谈何容易!!当模仿别人时又没有价格优势,又何谈地利。
最后来看看“人和”吧,如果创意是别的人,价格也和别人差不多,那么你有品牌优势也行啊!但相信没有人愿意和苹果比品牌吧,甚至苹果的粉丝已经被称为“苹果党”,“苹果教”,而品牌忠诚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品牌,所以这方面我想大家心知肚明。
话说,超极本其实概念挺好的,真心觉得如果早有点推出话会获得用户认可的。像iPad(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当iPad热卖的时候全世界都觉得原来用户需要平板电脑,当iPad2继续大卖,Touchpad停产、BB降价、Android硬挺的时候,这才知道原来用户需要的是iPad而不是其他。
用户能接受的价格就是如此
超极本是个好东西,尤其是瞬间开机,超长续航这些新技术,但这些技术不是用来售高价的理由,如果想要占领市场,为消费者着想的话,摆脱,降价吧!!在我们之前的一篇调研文章中得到的结果是,95%的用户认为超极本的合理售价应该是5000元~6000元之间。(文/陈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