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IPv6商用不会很远了,至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可以体会到它的应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在4月13召开的第五届全球IPv6高峰会议上透露,中国将是世界上较早实现IPv6商用的国家之一。引领全球IPv6产业
之所以做出如此乐观的估计是基于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中国对IPv6强烈的关注和热情。
据介绍,现在我国网民超过1亿人,宽带接入用户过半,但普及率目前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在移动通信用户超过4亿的同时,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也达到7100万,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占移动用户总数的18%,这一比例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和韩国。我国的互联网不仅在用户总数上而且在宽带化和移动性上位于世界前列。在互联网的一些比较时髦的应用,例如P2P方面,我国的网民相对发达国家的同行也很前卫。
尽管IPv6在全球尚未商用,但我国对IPv6的关注和热情不亚于发达国家。邬贺铨说:“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吸引了我国的主要电信运营商参与,他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我国的IPv6试验与国外试验的不同之处。”
由于电信运营商的积极参与,使CNGI从试验示范走向商用的步伐加快。于2003年正式启动的CNGI工程目前已经成为引领我国以及全球IPv6产业的主导力量。据了解,去年年底我国实现了CNGI六大主干网在北京交换中心的互联,今年将要建成覆盖全国20个主要城市具有40个POP节点和300个驻地网的示范网,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全球最大的IPv6试验网,下一阶段将着重于应用的研发与示范推广。
邬贺铨介绍,在继去年CNGI部署了69项研究开发、试验和应用示范项目之后,今年CNGI新的一批研究开发、试验和应用示范项目又将部署,现在已收到137项申请书,本周将开展评审。从第一批已签署的项目任务书和第二批项目申请书看,已经参加或有意参加CNGI项目的单位遍布大江南北和西部地区,IPv6的应用涉及交通、地震、煤矿、教育、奥运等多种行业。这些部署将加快我国对IPv6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也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IPv6迎来黄金时期
国家对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一直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不久前刚刚颁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都将其作为需要突破的核心技术优先安排。
邬贺铨认为:“可以预期今后15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网络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IPv6的发展正逢其时,当然对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和IPv6技术及应用的开发和创新要求也更高。”
邬贺铨还表示,发展IPv6需要提倡自主创新,但从来不排斥国际合作。互联网是全球的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更需要国际合作。创新、开放与合作一个都不能少,研发、产业与应用各个环节都需要重视。
互联网发展处于十字路口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表示,目前互联网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的设计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互联网的所有设计理念都可以变,只有一个理念不会变,这就是互联网应该是人人可以参与的创新平台,这也应该是新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与基础网络的基本设计理念。
蒋林涛说,虽然IPv6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IPv6真正解决得比较好的应该是地址问题。IPv6解决不了目前Internet存在的所有问题。CNGI使用了IPv6,但IPv6远不是CNGI,CNGI还有更为深远的目标,那就是下一代互联网络。背景链接什么是IPv6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对其重新定义。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可在整个地球每平方米面积上分配1000多个地址。有人形象地比喻,IPv6“让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有一个地址”。
IPv6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扩大地址空间、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改善服务质量(QoS)、安全性有更好的保证、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更好地实现多播功能。其中最突出的是IPv6大大地扩大了地址空间,恢复了原来因地址受限而失去的端到端连接功能,为互联网的普及与深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当然,IPv6并非十全十美,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IPv6只能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但从长远看,IPv6有利于互联网的持续和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