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19个性伴侣说法是胡说八道

王朝情感·作者佚名  2006-05-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时报讯 记者 祝勇 见习记者 魏丽娜 通讯员 刘占峰甘利军 “说中国人性伴侣最多简直是胡说八道”,昨天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著名社会学家潘绥铭教授在广东省科学馆作“21世纪中国的性问题”主题讲座后,接受本报专访针对时下国内热点问题给予回应。

作为本届性文化节重头的本场大型性学报告,来自省直机关、广州、东莞、中山等地市的700多名机关干部听取了此次讲座。其中主要是计生系统干部。

网上调查可信度较低

在杜蕾斯近期公布的全球性调查中,中国人以平均每人19.3个性伴侣数名列榜首。一经抛出,便引起轩然大波与多方置疑。对此潘绥铭认为,杜蕾斯调查不具备一项科学严谨的社会调查所应具有的条件,“没有一点科学依据,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他表示,在社会调查中,随机抽样(保证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被选中的机会)的结果可以代表所有被调查者的情况。杜蕾斯的网上调查限制了特定人群的被调查权利与机会,调查结果只能反映出被选中人所代表的一类群体的情况,而网上调查的可信度相对较低,用少数个别群体的有争议的调查数据来说明中国人的整体情况,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青少年性教育不必统一年龄

在本届性文化节展览中有些少年儿童来参观,有些人担心这是否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潘教授表示,现在信息社会资讯这么发达,不从这里知道,也会从那里知道,既然拦不住,那么就用一种输导的方式进行性知识的教育,不要遮遮掩掩。

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到底从几岁开始才算比较科学,潘教授说,如果青少年的性教育从10岁开始,那么9岁10个月就不可以开始了吗,相差的两个月就这么重要吗,其实,划定统一的年龄线并没有意义。

来源:信息时报 编辑:魅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