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推荐开放式评审——四川找到推进自主创新的“抓手”

王朝电脑技术·作者佚名  2006-05-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自2005年7月开始评选的第三届“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与前两届相比,不仅增加了“杰出”二字,将奖项升格,并且一改过去关门评人才的做法,大胆创新,开放式推荐、开放式评审,让社会公众全方位参与评选。更重要的是,这次评选强调“四个不唯”——入选资格不唯学历、职称、资历、身份,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评选主要依据。最后共有10人成为“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得主。

推进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重点是创新型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四川省的做法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启示,尤其是“四个不唯”,将人选从原来单一的专业技术人才,扩大到经营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并改变过去一些评选活动重科研成果、轻实际贡献的倾向,值得其他省市借鉴。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还不高,科学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尖子人才和领军人物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善于在实践中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尤为重要和紧迫。各地政府要积极引导各种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把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作为建立自主创新体系的突破口,把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作为重点,努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创新人才,在创新竞争中发现创新人才。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努力创造一个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