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万宁市礼纪镇农民在向专家咨询如何辨别真假农药。 本报记者 苏晓杰
本报万城3月15日电 (记者邓建华)由于农民普遍缺乏农业技术知识,有的农资经销商为了追求销量,对于自己不懂的农作物生理或病虫害现象,也进行不负责任的指导,以达到让农民购买自己经销的农资的目的,结果坑农不浅。
记者今天随省质监局“农资打假下乡”宝岛行队伍在万宁市长丰镇就遇到这样的事情:该镇农民王国华种有80亩荔枝,由于部分果树花芽分化不均,他到镇上买药。有的农资经销商一再以专家身份承诺应购买某某药,一打就会好。谁料,一喷洒之后,还造成掉花现象,让王国华惊出一身冷汗。在随省质监局有关执法人员同行的专家诊断后,王国华才明白,药并不假,但没用对。
省科技厅技术推广交易市场管海宝等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的经销商为了追求销量,误导农民不正确地使用农资坑农厉害。
据海南日樱肥料有限公司郭庆军介绍,海南的农民群众在购买农资方面不够理性,容易跟风,没有根据具体土壤、具体植物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购买。如以肥料为例,海南的土壤一般偏酸性,这对根系不利。有的农民种植的蔬菜或作物长得不好,没有具体分析情况,在别人的误导下,采取填鸭式的施肥,结果不仅浪费钱,还没有好的效果。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一些农资经销商为达到销量增加的目的,不懂装懂,都纷纷“义务”担任起免费农技员,对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免费指导,以引导农民购买自己经销的农资产品,结果使坑农现象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