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被各方关注的科研造假事件,损害了国家形象,造成国有科技资源大量流失。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表示,在中国出现类似“黄禹锡事件”的科研造假,是科技界的耻辱。 偶然性的背后有必然性的因素: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科研学术人员在名利的诱惑面前心态浮躁,某些制度性的严重缺失又为他们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表面上看,科研造假是科研学术界的事,但是这些事件背后往往有主管部门和机构行政不当的影子。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难以遏制造假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教授说,现在的高校行政系统和科研项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高校领导人需要科研成果、著名学者越多越好,这是他的政绩。所以,一些高校很难对科研项目和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审查。
唐安国说:“现在社会环境处于一种浮躁的心态。学校要排行,要综合实力评价,首先要科研成果,要有知名学者。高校领导人只要看到排名下降,心里就很着急,晚上肯定睡不着觉。”他举例道:“高校聘了很多学者,一来学校就给很多津贴和荣誉,但随之而来的,大家都盯着看成绩,做不出来怎么办?有的科研人员没有办法交待,只能造假。这样,学校领导人、研究人员和他的下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有共同利益:你出了成绩,学校有光彩,领导有政绩;你如果出问题倒台就都倒台。这个时候,领导人即使不是有意包庇造假,也可能容忍造假,可能不严查,睁只眼闭只眼。”
从造假起步的科研项目一旦做大、做出名声,就更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唐安国称,这就是“光环效应”、“马太效应”。 详细内容
“包装”院士之患,猛于“假酒”
揭开学术打假的重重迷雾:七问“论文迷局”
学术作假圈钱 高校是科研项目虚假申报重灾区
路甬祥:中科院没有“科研老板”的土壤
路甬祥:奖励太多 使一部分人模糊了科学本质
行政环节垄断巨额科研经费的黑洞
作为年届七旬的老科学家,汪品先和林争辉都向记者表示,现在,有些巨额的科研审批经费掌握在少数不懂技术的行政主管部门官员手里,他们掌握生杀予夺大权,造成权力寻租、“跑部钱进”的怪现象。他们建议,财权和审批权要分离,掌握财权的政府部门要从直接的科研项目审批中退出,建立科研投入基金制度和公正公平公开的专家评审制度,只有这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才能顺利实现。
汪品先说,一些上亿元的大项目都让司长、处长们管着,一个处长就可以操持上亿资金。每个高校科研处都要有公关人员,就是这个道理。他说:“我曾经和 科技部 领导算过一笔项目账,国家投入多少,其中多少是浪费的,这位部领导说不归他管。可见,权力在‘小鬼’那里。”汪品先还举了自己的例子:“我是做海洋的人,主管部门就截掉了国家下来的钱中很大一部分经费,他们那里的研究人员不用争项目,咬不动的硬骨头才甩给我们高校啃啃。” 详细内容
政府配置科研资源权力太大 国情催生"科研老板"
科技部 将为学术造假者设立污点档案并公示
谨防拿国家科研经费洗钱、行贿
林争辉告诉记者,国家下达科研经费到账后,一定要跟踪账的走向,因为有些造假者会巧立名目把钱划到国外的自己公司的名下。
前一段时间国家科研经费被转出境涉嫌“洗钱”的事情较多。唐安国指出,科研经费用于洗钱的方式有多种:第一,购买设备,例如国家下拨700万元,只购买500万元设备,大笔回扣进了小金库;第二,大量购买汽车房子,最后纳为私产。第三,购买保险,例如,“我今年55岁,买5年养老保险,每月2000元,5年就是12万,等我退休后,这笔钱我可以取回,至少可以拿回本金,将来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买保险则有发票可以报账;第四,合作研究,例如,“一个亿的总课题,我说需要别人合作研究,跟对方地下约定,让他开个高价,把钱打过去,再地下分赃吃回扣”。第五,产业化,自己建立公司,拿科研经费作股份;第六,旅游消费。
院校争取来的科研经费还有可能成为向官员、专家行贿的来源。包括:第一,送回扣。有的项目经费至少拿10%打点关节。唐安国说,一般一个专家的回扣率为项目申请费用的2%~5%。其次,送项目。专家评审通过了总课题,科研人员就拿子课题贿赂对方。 详细内容
我国科技投入长期不足 科研项目莫成圈钱工具
国家审计署不久前公布的审计公告可谓触目惊心:2004年度的审计发现,科研系统2个部门和45个科研单位转移、挤占、挪用科研经费6.69亿元,另外还有13个单位把3.27亿元的科研经费违规出借、对外投资甚至投入股市。
我国科技投入长期不足,这也是制约科技创新的一大瓶颈,然而有限的钱并没有全部用在刀刃上,却成了有些科研人员“圈钱”的手段。有科研人员反映,只要跟着项目,吃喝拉撒,甚至给孩子买支铅笔都能在课题组报销。
科研经费令人痛心地流失着!一方面,这与我国科研经费的分配机制不完善有关,相关主管部门及其主管人员拥有太大的资源分配权和项目审批权,容易造成决策不当、资源浪费乃至腐败滋生。而一些科研单位将人员收入与科研经费挂钩,诱使很多科研人员拼命去争项目、争经费。
另一方面,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严重缺位。经费下拨后如何使用,一般由项目主持人一人说了算,致使部分资金 “拐了弯”,装进个人腰包。至于科研成果,或是凑几篇论文对付过去,或是请几个权威专家开个成果鉴定会,只要“表示”到位,评审专家一般都会给开“通行证”。这样,一些科研人员就在“科研成果”的幌子下面,轻易套取瓜分了国家宝贵的科研经费。 详细内容
需要弱化项目审批和加强流程监管
如何从源头上完善体制机制,遏制科研造假?唐安国说,政府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切断政府官员和科研人员的利益联系,那是腐败的温床。
唐安国介绍道,国外的科技拨款委员会是个松散的独立的中介机构,不属于政府,不是常设机构,里面更多的是鉴定专家,对申请项目实行匿名打分。专家是随机抽取的,谁的分值高给谁经费。专家信息是不公开的,所有的评审不留下姓名。工作人员是轮换制,不让他们在这个岗位上时间太长。工作人员一旦透露专家名单,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属于犯罪范畴。
二是加强流程的审计监管。
大项目必须由独立的非政府机构公正审计。所有项目都要进行过程管理和过程监督。唐安国指出,不能让学校自己查自己。因为经费争来不容易,如果管得太多,研究者会将经费打到合作单位里,进来100万,我打出去80万,我在外面用,你学校财务管理不了。为了防止资金外流,学校只好放宽点要求,毕竟这是他争取来的科研经费,而且这是学校的“身外之财”,学校往往睁只眼闭只眼。
三是政府应该冷静看科研热,不能以搞运动的方式搞科研。
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要防止假的科研。在推动科研的同时,要紧紧把握实际,不能追求形式。如果是基础研究,研究成果应该由同行说了算,政府不能插手;如果是技术研究,政府可以设立制度鼓励其产业化,但效果应该让市场说了算,政府不要越位,更不能为了政绩而“逼”科研成果。 详细内容
科技部 部长徐冠华: 严禁课题费提成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