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十大科技致富能人:陈让丰 繁育水稻亲本

王朝电脑技术·作者佚名  2006-05-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陈让丰:汉族,44岁,临高县博厚镇和良村人。

科技亮点:作为一位农民,陈让丰率先打破常规水稻的种植,从事水稻杂交制种。迄今为止,共承担了水稻制种组合15个,还承担起难度较大的水稻亲本繁种任务。

陈让丰在临高县科学制种是出了名的,他每年制种的订单就有30万公斤。不久前,记者前往临高博厚镇采访陈让丰时,他正在博厚镇敦太村一块田洋里,指导农民进行水稻制种的田间管理。

村民陈坚告诉记者,是陈让丰带着敦太村的人打破了常规水稻的种植,走上了水稻制种这条路子的。陈坚说:“水稻制种比常规水稻种植,每亩可多收入600元-700元。”

其实,刚开始,陈让丰并没有走水稻制种这条路。高中毕业后,除了种地外,陈让丰还开了一家农资销售店。但几年下来,他和全家的努力换来的收成仅能够解决温饱。1996年,陈让丰看到内地一些公司到临高来承包田地制种,受到启发:要致富,还是要靠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这以后,陈让丰暗下决心要学会农业实用技术,尤其水稻制种技术。他通过长期订购科技图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班学习、参加当地制种,进行实际操作。1997年,陈让丰和广东一家种业公司签约作为公司的代表,在博厚镇承包了80多亩水田进行杂交水稻制种。制种过程中,陈让丰在公司技术人员和本县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探索出一套适合于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制种生产技术和经验。经过努力,他当年的水稻制种获得了成功,平均亩产达到400斤,获得纯收入3万多元。

陈让丰并不满足。2001年,他开始在博厚、多文两镇承包500多亩水田进行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并指导当地农民制种面积达1500多亩,参与制种的农民达140多人,每年为当地农民增收100多万元。

临高县教科局一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从2003年开始,陈让丰每年承包的水稻种和指导农民制种组合都有6个-8个。几年来,他共承担了水稻制种组合共有15个之多,主要品种有博优15、汕优46、特优128、美优998等,每年的种子生产量都在60万斤以上,经济效益在150万元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