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达·芬奇密码》以后发现这是一个不错的题材,用来包装一个网络安全的专题刚刚好。写了提纲以后却没找到合适的人,突然想到了技术狂梳子。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找他写稿了,久到我都不记得他是不是爱拖稿了……
事实证明他是一个好人,基本上要人家一天时间交出5000多字是很过分的要求,何况人家还要上班。可是梳子做到了,为此他两顿饭没吃,感动啊!写的过程中还给我提了很多好的建议,让我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并产生了新的思路--如果说网络个人隐私是秘密的话,消极的自我保护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只要上网,就会主动被动地传播信息。真正的密码筒不是安全软件,而是国家法律的约束和行业规范的自律。信息不被滥用的话,还是能为我们带来更方便舒适的生活的。
下午出去开会前要把稿子做完,贴一段导语先:
谁来守护我们的“密码筒”?
5月19日,根据美国作家丹•布朗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达•芬奇密码》全球同步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守密和解密的故事,符号学专家、密码破译专家、宗教狂热者、中央司法警察局局长……纷纷陷入由峋山隐修会精心编织的谜团之中。终极秘密被收藏在达•芬奇亲手设计的密码筒里,守护者们宁愿痛苦地死去也不肯泄漏与之相关的半个字。
看完电影,也许不少观众都非常羡慕那个神奇的密码筒。如果我们也能将自己的秘密装进密码筒里,永远不用担心泄漏出去,那该多好!事实上我们确实曾经以为网络就是这样一个密码筒,“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可是结果呢?
那些曾信誓旦旦说会守护我们的秘密的网站,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了我们。那些曾消失在网络深处无影无踪的信息碎片,某天被别有用心的人挖掘出来作为攻击我们的武器。更糟糕的是,当密码筒被打碎,装有秘密的草纸并没有被醋所溶解,反而随着网络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究竟有谁,能守护我们手中的密码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