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在中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圆满完成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之时发表演讲中谈到我国“十一五”规划已将海洋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设置立项,并设置了海洋安全环境监测保障技术、海底资源的开发技术、海洋生物技术三大板块。“单独立项将对国内海洋生物技术的研发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国内海洋生物产品生产厂家进一步扩大规模。”
相关数据表明,2004年全球海洋生物技术产品市场约为24亿美元,在今后3年里,年增长率可望达到10%左右。国际海洋生物医药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空间,产业前景看好。
在这种情景之下,沿海省份诸多企业开始关注这一能够带来大规模综合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
另外,我国许多海洋生物企业依旧走原料出口的路子,特别是江浙一带的企业。因此,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在海洋药物的开发上还处于初始阶段,市面上出现的有效治疗药物仍然偏少,海洋新药十分罕见,这与中国新药开发的总体水平不一致,海洋药物在重大疾病治疗方面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目前大多数海洋生物产品在市面上供不应求,可见民众已经开始接受这一新生事物,将来肯定还会有大的发展。” 广东省昂泰集团董事长黄学敏对于海洋药物的前景十分看好。据他分析,近年来,我国海洋药物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相继承担了国家及地方下达的海洋药物研究科技攻关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但从整体上来说,与陆地生物技术相比,高新技术的含量还比较低,我国海洋药物的研究总体上还处于起始阶段,产业化水平仍不高。
有关专家建议,我国应在“十一五”期间在S-863的立项上进一步加大海洋生物技术的投入 ,使我国能在这一新兴的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占有领先地位。
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单独将海洋生物技术列入,或许会促使国内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加大海洋药物的研发力度,并在足够的时间内进行新药的临床试验。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今后几年将是海洋药物大量上市的黄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