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不能忘记思考。思考可以系统化你的思维,对于已构件的思维模式能加固并能更加清晰化,同时能搭建新的思维模式。
现实中虽蕴含绝大多数人生哲理,但体会的深度和广度因人而异。把握思考这个绝对有力的工具,方能兼顾理论的验证和扩充以及实践经验增长,从而建立起理论与实践之间互通互补的动态局面。总的来说,思考起到了中间桥梁、承前启后的作用。思考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善用者必定收益无穷。在思考方式上首先注意思考的层面和角度,比如:不一定每件事情都需思考甚至事事联系起来,因为这很难从一定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规律,从而无法掌握事物的本质。反过来却会搅乱原本正确的认识。我们在面对一些事件和现象时,首先要分析它是如何产生的,大概会是哪些因素驱动导致的;接下来分析这种现象真正包含什么内容。其中是否蕴含规律或是特例。不管是否有规律,考虑能否运用其中涉及的道理来解释其他现象,做到举一反三。这样一个思维过程好处有两点: 可以通过其他现象来印证规律的存在性,另外从理论高度把握此类现象的本质;尽管它只是特例,但这样做对个人的辨析能力有所提高。但千万要注意:如果对事物和现象看到了内在规律,只能采取暂时接纳此规律的态度而不是深深的将其注入你的思维体系中来指导你今后的社会活动。因为任何规律都不存在绝对正确的,只是相对的。我们做的只是不断将相对规律走向绝对规律。
举例:
现象1:桌上杯子里的开水在寒冷的空气中不断向空气中汽化,这是个过程。但我们无法做到将空气中汽化的水蒸气又原样的液化到这个杯子中
规律:物理学上称此现象为熵的不可逆转性。熵其实是能量的间接表示。
现象2:富含营养元素的土地每立方米破坏它非常快,但若要通过自然过程滋生每立方米的土地却需要一百万年
通过现象1后,看到它的规律原来是熵的不可逆性,然后联系现象2,通过此规律看是否能解释现象2。我们知道能解释,因此接下来我们应该考虑在自然界的确存在这个规律。这便于今后利用此规律来解释其他的各种现象。但是正如提醒的,对于此规律我们只能暂时相信是相对目前科学解释是正确的,或许随着今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反过来驳倒此规律。因此需要时时保持清醒,并能主动调整原本存于思维体系下的各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