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诸多厂家、商家在产品营销上花招尽出,各种各样吸引眼球的概念应运而生,使得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真伪难辨,难以取舍,常常是为了这些概念付出了额外的代价,在购买后却发现不过是个诱人的陷阱。
“靓彩”概念陷阱
所谓的“靓彩”根本就不属于彩屏,它只是在黑白屏的屏幕上跟大家玩了个小花招———贴上一层透明彩膜,看上去挺美。这就好比在黑白电视时代,许多人为了提前进入彩电时代,而在电视屏幕上贴上一层透明的彩膜一样。显而易见,这样的屏幕于机器本身并没有多少改善,而价格却有了较大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在较强光线下,彩膜对屏幕的显示字体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屏幕字体显示清晰度大幅下降。因此,“靓彩”就是地地道道的“假彩”。
“真彩”概念陷阱
彩屏的显示效果取决于屏幕材质和色阶。STN屏价格比较便宜,但显示效果较差;TFT屏显示效果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但缺点是价格贵且比较耗电;TFD屏是针对TFT的耗电特性而作了改进,它相对来说比较省电,但是显示效果却不如TFT屏好。同材质的屏幕色阶越高显示效果越好,很多商家将256色和4096色的手机也称为“真彩”,其实,严格说来,65536色和26万色,加上TFT的显示屏,在目前市面上才可称为“真彩”。
价格概念陷阱
目前手机产品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各厂商的产品,尤其是一些低端产品的生产成本没有太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某款产品的价格大幅低于与它功能类似的产品的平均价格,那么消费者就要考虑其中是否隐藏着价格陷阱了。专家建议,在选购手机产品时,一定要从品牌、产品质量、产品特性、售后服务等各方面全方位思考,切忌存在“拣便宜”的思想。
功能概念陷阱
手机作为一个耐用消费品,用户在选购时要有“总体成本”的意识,擦亮眼睛,理性消费,莫被某一个或几个“概念陷阱”蒙住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