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计算的成功例子——全世界PC联合起来
Monday, June 30 2003 3:11 PM 2000年6月底,IBM在美国发布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这台名为“ASCI White”的计算机每秒钟能执行12.3万亿次运算,是由并行设计的512个独立的RS6000服务器组成,共有8192个处理器,运行IBM开发的专用Unix系统——AIX。ASCI White用于保障美国核武器的安全,售价高达1.1亿美元。不过,此前一项搜寻地外文明的SETI@home计划却利用联网的成千上万台PC,获得了比目前任何一台超级计算机更强的处理能力以及比ASCI White还快的运算速度。
1999年5月17,一项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的寻找地外生命迹象的科学项目——SETI@home启动了,SETI@home是Search for Extra 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at Home的缩写,意为:在家里寻找外星文明。SETI@home项目主要是利用联网PC的闲置能力分析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获得的数据,以帮助科学家探索外星生物,其计算模式的实质就网格计算。
从SETI@home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已经有300万志愿者参加了这个项目,他们从指定的站点下载射电望远镜收集的信息的片断,用自己的计算机运行分析,从中寻找宇宙中生命的迹象,总处理数据量达到了15T,平均每位参与者让自己的电脑为SETI@home工作了17个半小时,这相当于使用一台PC机工作482023年,相当于使用超级计算机工作48年。这个项目充分利用了分布在世界各地计算机的力量,虽然整个计划耗资只有50万美元,却拥有强大的威力。
SETI@home项目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
1.政府或者研究部门将一项需要巨大运算量的任务以程序和数据的形式提交给服务器。
2.服务器将数据和程序代码分成更小的部分,也称“子任务”。
3.PC机安装一种特殊的客户程序,它们能自动同服务器联络,自动下载和处理子任务。
4.子任务处理完后的结果被送回服务器。然后,客户程序下载新的子任务,继续处理。
5.一旦所有的子任务处理完毕,服务器就将各种结果汇总,生成最后的报告,并把最终结果发回提交人。
SETI@home的资料来源于波多黎哥Arecibo的无线电望远镜所收集的信息,本次观测自1998年10月开始,每天收集约35G资料,因为该处没有足够的网路频宽,因此只能录制磁带,以传统邮寄的方式送达柏克莱加大,资料再分割成每单位约350K,透过Internet传送到参与者的电脑,借分散运算来处理庞大的资料。 由于SETI@home项目没有得到国家的专项拨款费,所以只好请全世界的PC帮忙。参与这个活动的人没有任何奖赏,只有默默奉献,不过根据反馈回来的数据片断的多少统计,从项目启动至今,在参与的202个成员中,“回报”前十名依次为:美、英、加拿大、德、日、瑞典、澳大利亚、芬兰、荷兰、挪威,在亚洲日本与我国台湾省进入了前二十名。
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外星人,但是,SETI@home项目却有力地证明:网格计算是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