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个人短见,管理员如认为言辞过激,可以不予公开。
最近csdn上面的一篇文章《尴尬的国际地位-可怜的中国物理》(http://www.csdn.net/news/newstopic/15/15538.shtml)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这篇文章和计算机技术应该没有多大关系,不过还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兴趣。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道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
我也曾经在这篇文章后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但总觉得意犹未尽,现在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谈谈我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些看法。
自从高校并轨以后,高校是年年扩招。对于高考学生而言,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可是在校的大学生和即将走出大学的毕业生们对此却是有苦难言。高校扩招本应该是件好事,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高水平人才的增多和知识分子力量的壮大,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可是高等教育的改革者却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国民素质的提高、高水平人才的增多和知识分子力量的壮大是需要靠教育来完成的,而不是仅仅依靠把更多的人送进大学就完事了的。现在的事实是:高校一味扩招,大量增加学生人数,却没有改进师资环境和学生学习环境;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师资的缺乏带来的只能是教育水平的下降,学生素质的降低,与其初衷相比,真是可悲。近年来大学生素质的下降,社会对大学生的不屑一顾这些现象都和高校扩招有着直接的关系。
伴随着高校学生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自然毕业生的工作是越来越难找,工资是越来越低。这种情况对于企业来说,也许是利好消息:更多的学生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更低的工资意味着更少的投入。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企业面临这么多的高校学生却往往觉得无人可招,无人可用。为什么?教育水平的降低,高校管理的不规范和教学力量的落后生产的只能是不合格的产品。真不知道这场闹剧的赢家是谁?
高校扩招终于以减少扩招比例,放缓扩招进度而结束,接踵而至的是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可能两三年之后就轮到博士研究生的扩招了。和本科生的扩招相比,研究生的扩招危害更大。读过研究生的人都知道,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多数时间是在做课题;可是人数的增多必定带来导师的缺乏、实验室紧张和设备的缺乏。问题确实如此,不过解决研究生扩招的问题,高校似乎有着更多办法。学生不是多了嘛?那好,我们来个学校和企业相结合,学生到企业里面去上班(美其名曰实习),然后企业每个月给学校和导师一定的培养费(一般在1500以上),这钱嘛当然是从学生工资里扣了。问题是解决了,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种变相的买卖文凭。真不知道两三年后的研究生如何面对社会的评价。
高校的论文体制,我不是太熟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发表的论文数是和他们的职称、工资以及地位是挂钩的,这也是为什么高校追求论文数量而不论质量的主要原因。以论文作为一个评定依据没有错,但作为唯一的依据(事实上的唯一)那可就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