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Python程序的性能说起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6-01-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前几天一位朋友用C++写了一个小程序,主要是处理文本,用到了STL。这几天看Python,所以今天用python写了一个功能相同的程序。C++版的程序运行时间2秒多,而用Python写的居然连一秒都不到,真是让人惊叹(性能差别的主要因素可能是Python用的容器是基于hash表的map,而STL的map是基于平衡二叉树的)。而程序的大小也差别很大,C++的程序100多行,而Python写的只有30行。我认为像这类计算密集型(相对的是IO密集型)的程序,用Python和Java这样基于虚拟机的语言并不见的比C/C++这样的程序慢多少,说不定还更快,因为虚拟机可以进行更好的性能优化。

C++语言功能太强大,这种强大对于有些人(包括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企图掌握了这种语言后,其他语言都不要了。现代C++的发展已经超出OO,更加倾向于用模板提供的generic特性来解决问题,以提供更好的可复用性。当然这种复用性的结果是复杂性,而且我认为也不优美(比如声明一个变量需要?map,?int?result,而Python中只需?result={}?)。

模板的引入并不是什么很革命的东西,仅仅是为了解决静态强类型语言的一些本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只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方案。模板的元编程也不能解决太多的问题,只是编程的风格变化罢了。Python这样的动态类型语言根本就不需要模板。

动态类型语言在以前由于硬件计算能力的限制,和静态类型语言相比一直劣势地位。随着硬件的发展,动态类型语言必然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