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团“活火”
没有完全相同的微观粒子,宏观事物更是如此。本质相同的事物可以归为一类,但仍有差别。马克思强调万不可用普遍性代替特殊性,而许多人总听不进。运动铸就了差别,世界乃是一团活火!
软件业的规律和成果
软件业的发展历史并不久长,然速度惊人,行业智者们总结了许多经验成果,找出了其本身的一些规律,以为他人借鉴、吸取。可初衷已被违反,软件业本身充斥的许多教条主义正使许多人脱轨,也使行业活力大减。
技术书籍的教条主义实是根本,书是智慧的重要载体,技术书籍则承载着软件业的成果,如何学习和吸取这些成果,是成长的关键。可许多书籍却把这些结晶,化为一个个的概念,生搬硬套地灌输给你,书的内容全是信手拈来,然后排列成一到n点,叫你记忆,书中缺少(许多无)应用和实作环节,读这种书除了花的时间多以外,其它的收获都少的可怜,且会转眼即忘。
技术书籍应当“活”起来
我们需要实在的东西,有了实作经验可以更能掌握变化,背诵了教条却并不能帮你避免知识更新时的“重新来过”。技术书籍应该具有活力。不应像“概念手册”,故意用令人难懂的话把本可以简明描述的概念解释得云里雾里,且不知所云;也不应是经典书籍中条目的单纯摘录和重新排版。这类型书籍即所谓“赶工型”与“杂凑型”尔。其本身因毫无价值,被迫视为垃圾!
我们希望技术书籍不是“速成品”和“概念手册”,教条主义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归根到底是许多编写者(不配称为作者)不愿和不忍在技术书籍上多下心力,只求应付差事,应付什么差事?应付谁的差事?不得而知,可结果却是可知的,则是许多人(尤其是初出茅庐的人)将会被残害。
常见有人批评译者与出版社的“浮”,却没留意到垃圾作者也如云,多么希望看到技术书籍充满活力,看到书店中少一些“装点”,多一些“实在”,只有这样,整个我们共同的天地——软件业也才能“生龙活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