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南造船厂援外军事项目回顾(组图)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6-07-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朝鲜海军现拥有21艘33型潜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一、援朝十三号工程

1971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了加强备战,向中国政府提出请求,帮助他们在东海岸部署33型常规动力鱼雷潜艇。9月6日,中朝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国向朝鲜无偿提供军工成套大项目的协定,其中确定中方提供33型潜艇12艘。10月5日,中朝双方在北京签订了中国向朝鲜无偿提供军工项目的议定书,其中确定33型潜艇装配厂项目。同月,以刘华清为团长的中国学习考察团及其潜艇装配考察组赴朝鲜。11月,确定朝鲜六台造船厂为潜艇装配厂厂址。以上的军援和经援组成的军工成套项目.按当时援朝的经援序列为“十三”,故称为十三号工程。次年2月,六机部按年装配4艘的规模,审查通过了装配厂建厂工艺设计方案。

1972年3月14日,六机部下达援朝12艘的生产任务,由江南造船厂承建。计划从1973年起的3年内,分年交付3艘、4艘、5艘的半成品和成套设备,同时要求派遣技术人员赴朝指导潜艇装配以及接受朝方实习生培训工作。

江南造船厂为了保证朝方装配总进度,决定厂内为中国海军建造的3艘潜艇半成品改为首批的援朝任务:艇体半成品在1972年5月和6月开工,争取1973年初开始向朝鲜发运。同时规定工厂自制件和机电设备均按援外要求加工和安排订货日期。

当时,33型潜艇在材料、设备和劳动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为了避免援外任务同厂内生产发生相互影响,便采取了“援朝——厂内——援朝”安排方式.使得厂内潜艇和援朝的12艘潜艇有机地交叉进行。

除潜艇外.江南造船厂还为朝鲜潜艇装配厂9个单体项目承担了共38项非标工艺设备的生产任务,其中有壳板校正机、肋骨拼接平台、耐压壳体切割机、船台横梁、主机座平面铣床、各种镗排以及放电车等大型工艺设备。首批9项非标设备于1972年12月12日开工,并开始向朝鲜发运。

[1][2][3][4][下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