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亲亲我健康频道(http://health.163.com/)独家整合发布,转载请注明出自亲亲我健康
男扮女装盗窃者赵某被擒获
7月31日警方抓获了一个小偷,当时“她”涂红嘴唇,扎马尾,穿抹胸、超短牛仔裤、长筒袜,警方都以为“她”是女孩子,打算叫女警过来检查的时候,“她”才说“她”是男的。记者在采访时,“她”小声说:“我就喜欢这么穿,我平时就这么穿。”点击详细》》》》》
难道“她”是易性癖?易性癖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易性癖产生的原因
易性癖产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患者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有关。如有的父母生了个男孩,却偏偏想有女孩,于是违背客观事实,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扮、教育孩子,使孩子的性心理被扭曲而导致易性癖。
易性癖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男女皆可发病,发病者可见于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职业,发病者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社会条件、宗教信仰和肤色也不尽相同,并且其发病不限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发病率各家报导不一,一般认为5-10万分之一。
易性癖的行为表现
对自己生理上的性别不满意,不舒服,有改变性别的强烈愿望,希望改换成另外一种性别,作为另一种性别生活在他(她)们之中。这种人往往作异性装束,言谈举止如同异性一样,还常到医院请医生做转变性别的手术。男性于青春期前后在心理上认定自己是女性,并经常穿着女式服装,蓄女式发型,抹口红,画眉毛,逼尖嗓音说话,模仿女性的姿态,使用化学剂脱须,垫起胸部乳房,参加女性社会活动,喜爱烹调缝纫,性欲较低,仅有1/3的患者结婚,婚后又有半数离婚。他们纠缠医生,固执地要求用手术改变乳腺与外生殖器的形状,在医生不能满足要求时,常有自行切除外生殖器,或服用女性激素的。抑郁自杀者也常见。女性患者同样从外表打扮到内部感情、习惯爱好,均模仿男性,要求医生作乳房和子宫切除,少数的甚至要求作安装塑料阴茎的矫形手术。
同性恋和易性癖区别
同性恋在性伙伴的关系中,是从自己的生殖器上得到快乐,没有切除外生殖器的要求。而易性癖者与性伙伴的关系,一般是追求心理上的满足或心身合一;易性癖喜欢穿异性服装、异性打扮的偏好,这完全是出于心理上的需要,觉得自己就是个女性,易性癖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根据具体情况,也可做变形手术。
1.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引导患者将内心的痛苦倾吐出来,并给予患者理解、关心和支持。因为易性癖是一种性别身份识别障碍,医生要用自己的知识来帮助患者认知自己的真正“身份”,帮助患者渡过心理上的危机。5
2.认知领悟疗法。
(1)让患者确认自身问题,接受现实。
(2)宣泄、调整情绪。
(3)改变认知,接纳自我,消除自卑感。
3.疏导疗法。帮助患者分析易性癖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提高患者对性别的认识,接受现实,使患者从痛苦中解放出来。交给患者一些治疗方法,树立起矫正易性癖行为的勇气和信心。
4.变性手术。如今国内外虽然做了一些变性手术,但各国似乎都不提倡。专家认为社会过分渲染,无异于向患者暗示从变性手术找出路,这会对患者的症状起固化作用,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再说,受术者的社会性别能否真正适应,还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良策是及早预防。要告戒为人父母者,千万别把对孩子作异性打扮当儿戏。当发现孩子有易性癖倾向时,须及时找心理医生做心理治疗。实践证明,引导、促进这种人与异性结婚,有利于变态心理的纠正。
认同自己的性别要从小做起
人的性别认同是通过对自我性别体象的理解,对神经内分泌和排尿等生理活动机制的初步明确,以及通过父母的示范作用、社会的强化作用和语言的影响等得以发展的。很多家长认为,性别认知是件自然不过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顺理成章地完成性别认同,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其实,除了先天原因的影响,一个孩子最终确认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主要是在外界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渗透下缓慢进行的。如果外界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导向,孩子就有可能产生性别角色混淆。 (综合南方网 三九健康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