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玫玫筹备半年的性教育夏令营,由于报名人数太少不得不宣告取消。究其原因,张玫玫认为,是“中国人谈性色变的传统观念”导致夏令营夭折。
其实,所谓“观念问题”只是原因之一,费用、形式等问题同样是性教育夏令营无疾而终的重要因素。
作为新鲜事物,必然需要“培养市场”,而作为“北京首个性教育夏令营”刚一出道便走高昂收费的路子,尚不知底细的家长们即使有心,又有谁会买账?
社会各界已经开始重视青少年性教育,但必须循序渐进,这一过程中,性教育与课堂的结合必不可少。在我们的学校性教育尚且“一贫如洗”之际,单独搞个夏令营确实有脱离实际之嫌,容易引起人们抵触。长期从事青少年性教育工作的专家宗春山认为此举过于“超前”,这一评价恰如其分。
面对青少年日益开放的性观念以及性心理的普遍早熟,我们的教育却显得有些滞后。正如张玫玫所言,家长、老师更愿意让孩子参加补习班或培训,却没有意识到“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点”。青少年希望得到性教育,但我们的学校所实际给予的又实在太少,家长的教育也是不得要领或者讳莫如深,因此,如何让性教育在学校和家庭得以实施,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作为性教育夏令营,对于费用、形式等均需要更好改进,更符合实际,如此,才能实现良好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