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E680G开发一.所谓的交叉编译环境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6-09-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深度剖析E680G开发一.所谓的交叉编译环境

草木瓜

20060906

一、前言

前面文章涵盖的内容对普通人来说应该都比较容易理解和运用,然而这

仅仅只能说明你会刚会用罢了,从本文开始,我们需要更深入一步,去探讨

E680G的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自然内容也变专业了。

很遗憾目前网上有关的资料都不尽如人意,也许是水平太高了吧,反而

写出来的文章让人看了一头雾水。为了能让更多人能跨过这个门槛,我会用

较多的篇幅来介绍相关专业知识。另外最好有真实的Linux环境,文中操作

皆使用虚拟机RedHatLinux9。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得出的结论是:搭建E680交叉编译开发环境并不难!

二、交叉编译理论准备

我们经常会说平台,平台出现的根源要从处理器(CPU)说起,不同的CPU

采用不同的指令集。所谓指令集,则是CPU中用来计算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一

套指令的集合,而每一种新型的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他硬件电路

相配合的指令系统。

E680手机系列采用的是Inter XScale处理器,基于ARM v5TE体系结构,

扩展了ARM指令集的核心,本质还是ARM处理器。这和我们平时经常接触PC机

的CPU是不同的,PC机大多采用Inter X86的指令集。

ARM处理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功耗低,应用方案灵活,可以方便为多媒体

信号添加指令集等。目前来说几乎所有的手持操作系统包括智能手机都采用了

ARM架构进行设计。

我们如果要在E680系列所采用的操作系统----MontaVista Linux下开发,

就需要一个编译器能把C程序代码转换为兼容ARM指令集的机器语言。这种编译

就称为交叉编译。

要深刻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再对比一下C,Java这两种语言。

Java号称Compile once,run everywhere。即编译一次到处运行。事实

也确实如此,Java编译生成的是字节代码,然后由各个平台的Java虚拟机解

释执行。实际上在E680G上,J2ME的JAR包是由/usr/SYSjava/kvm解释执行的。

Java是通过提供各类平台的虚拟机程序来实现平台无关性。这样也很大的牺

牲了执行效率。

C语言则不一样,主要特点就是接近低层,可根据不同处理器生成高效的

机器代码。适合做复杂的运算和实时的控制。所以针对C语言,会有很多不同

平台的编译器负责将代码直接编译成高效的机器指令。

说到这里,我们显然明白了:普通Linux PC机上的GCC编译器编译的可执

行程序复制到E680上是不能够被执行的。要在E680平台上进行开发,需要构造

一个能兼容ARM的GCC了,这就是所谓的交叉编译环境。

三、构造E680交叉编译环境

这里我们使用很简单的一个构造方法。在http://lsb.blogdns.net/ezx-crosstool

下载ezx-crosstool-0.5.tar.bz2文件,这个工具是由个人整理的,去掉了与ARM

无关的很多脚本,并且限定了需要编译的文件版本,使用起来比较简单。

本机新建了一个用户gcc,准备用于编译,root用户会提示禁止操作的。

这里使用的是在/home/gcc目录下用gcc用户解压:

bunzip2 ezx-crosstool-0.5.tar.bz2

tar xvf ezx-crosstool-0.5.tar

系统会自动生成/home/gcc/ezx-crosstool-0.5这个目录。

ftp://ftp.gnu.org/pub/gnu下载如下四个文件,且必须是如下版本:

binutils-2.15.tar.bz2 一组开发工具,包括连接器、汇编器

和其他用于目标文件和档案的工具

gcc-3.3.6.tar.bz2 GCC编译器的源代码

glibc-2.3.2.tar.bz2 提供系统调用和基本函数库

glibc-linuxthreads-2.3.2.tar.bz2 用于支持POSIX线程的函数库

http://www.kernel.org/pub/linux/kernel/v2.4/下载如下一个文件:

linux-2.4.26.tar.bz2 Linux核心源代码

全部下载后,放在/home/gcc/ezx-crosstool-0.5/downloads下,打开

/home/gcc/ezx-crosstool-0.5/build.sh文件,内容如下:

#!/bin/sh

set -ex

CROSSTOOL_DIR=`pwd`

TARBALLS_DIR=$CROSSTOOL_DIR/downloads

RESULT_TOP=$CROSSTOOL_DIR/gcc-arm-iwmmxt

export TARBALLS_DIR RESULT_TOP

GCC_LANGUAGES="c,c++"

export GCC_LANGUAGES

...

详细内容以后会解释,这里只注意RESULT_TOP=$CROSSTOOL_DIR/gcc-arm-iwmmxt

这句,这是说明编译后的路径,可以自定义修改。

如:

RESULT_TOP=/home/gcc/arm

到这里,准备工作就结束了。

cd /home/gcc/ezx-crosstool-0.5

./build.sh

我使用的笔记本(512M+PM1.7G)+虚拟机,大概不到两个小时。完成后在系统环境

PATH添加新路径内容。

export PATH=$PATH:/home/gcc/arm/gcc-3.3.6-glibc-2.3.2/arm-linux/bin

四、测试环境

hello.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float myValueA=1.9;

float myValueB=2.8;

printf("Hello!My E680!\n");

printf("TestValue:%f\n",myValueA+myValueB);

return 0;

}

输入:arm-linux-gcc -o moto hello.c,生成可执行文件,这里在Linux下显

然是不能执行的,复制到你的手机上,设置好环境变量,或者使用以下Shell脚本,

#!/bin/bash

export QTDIR=/usr/lib/ezx

export LD_LIBRARY_PATH=$QTDIR/lib

export EZX_RES_FONT_PATH=$QTDIR/lib/fonts

./moto

可以看到正常显示,而且也没有所谓的浮点型Bug。交叉编译环境已成功搭建,

终于迈开第一步了。后面我们也将继续扩展E680的应用开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