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过时了吗?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12个月的时间,web 2.0的名声在舆论眼中就已从巅峰滑落,虽然未到谷底,但确实进入了下滑通道。业界聚会再讨论web 2.0也已变得不那么光彩,与一年前言创业必谈web 2.0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幕悲喜剧在2000年泡沫破裂的时间已上演过一次。经历过当时产业低谷的朋友应该还记得,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不仅Dot Com这个称呼让人嘲笑,就连CEO-首席执行官这样伴随互联网才为大众所熟知的管理职位和"期权制度"都被连坐,成为舆论抨击的对象。
可是5年之后,我们看看包括当今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Google在内的众多高科技公司,期权制度依然是吸引人才的有效手段,甚至CEO也已经成为企业的普遍职位。Google的创始人还在工作,但CEO才是保持这家公司稳定发展的主要力量。
Web 2.0一度发烧过了头,但如果走向逢web 2.0必颇冷水则是矫枉过正。Web 2.0从2、3年年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且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不是偶然,而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阶段。
必须牢记的一点是,互联网在创立伊始就已经以2.0的方式在运作,互联网发明的初衷就是沟通和信息共享。新浪总编辑陈彤回忆新浪创业初期时也认为,如果有2.0,那么当时四通利方发动网友、在论坛直播体育赛事就是一种2.0。
1.0的编辑模式成为主流反而是后来的事情,这种1.0打败2.0的逆动,是网络用户群体的构成变迁决定的。互联网发展初期,网民用户群体多来自于科学领域,来源单一。用户创造内容的丰富性难以和已覆盖各行业的传统媒体专业化相抗衡。而且除高科技领域之外,多数行业的用户接触互联网有限,更不掌握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的技术手段。
Web 2.0现在走上前台,是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的结果。网络用户群体变得足够多样化,逐渐能够代表现实社会中的广泛力量。换言之,现阶段的网络用户,已可创造出满足相当多网民需求的信息:文字、图片和视频(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这一进程还会加速)。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博客为什么首先成为明星。博客作为工具,就像轰然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扫清了普通网民向互联网发布信息的最大技术障碍,也成为了Web 2.0的第一推动力。
Web 2.0现在看起来不那么的有效,是因为高估了现阶段用户创造内容的水平。另外一个原因是,Web 2.0在短时间内就迅速普及和应用,成为业界参与者的共同优势,现在还有多少网站没有博客功能呢?Web 2.0可能有点泡沫,但绝不是过时。
共同优势又不等同于没有优势,如果现在有人在互联网领域创业没动过一点Web 2.0的念头,那么除非他手中握有垄断性的内容资源或已注册为专利的运营模式,否则还是"重新想象"为好。
客观的评价,这一波Web 2.0浪潮,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内容组织上都提升了整体互联网的服务水平。这次Web 2.0重新走上历史舞台,就不会再有退出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