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献给和我一样初次接触FreeBSD的朋友们。
我这个人比较倔,但是一直以来自信心还可以。由于想装一个web server,多方打听知道freebsd在这方面还比较强,于是下定决心准备搞一个自己的freebsd web server出来。
以前都是玩ms的windows系列,开始搞freebsd,当然有些摸不着门,下面就是我关于freebsd的一些初步经验,希望能对后来的新新人有所帮助。我也是freebsd的菜鸟,大家共勉吧。下面的文字,对我来说也就是笔记,我害怕将来我再装FB WEB SERVER的时候,某些环节会有疏漏,故成此文,还请行家斧正。
一、基本要求
要玩好freebsd这种unix类操作系统,我觉得首先需要有下面两个基本能力,否则的确会非常艰难。
1. 良好的英文能力。freebsd虽然也有图形界面(GUI),但如果是做服务器,更多是靠命令行(如同msdos)操作,在我这里web server的例子里,几乎是纯命令行作业。所以英文能力是很重要的。
2. unix基础。基本的unix指令要知道,比如 ls、pwd、cp、man、rm、mkdir、rmdir 等。尤其要知道 man 命令的作用。还要知道当屏幕显示过多内容的时候,需要用到scroll lock和more指令。下面简单举例说明几个指令的用法。
ls (列目录,类似于msdos的dir)
ls | more (列目录,使用管道和more命令分屏显示过多的内容)
cp abc abc_bak (文件的拷贝,类似于msdos的copy)
cp -R abc abc_bak(目录的拷贝)
rm -R abc/* (子目录abc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删除,类似于msdos的del,但允许加-R选项针对子目录操作)
man ls (查ls命令的详细说明)
mv abc ../abc_bak (移动并改名abc为父目录下的abc_bak,abc可以为文件也可以为子目录)
3. 有一本freebsd handbook,纸版的当然好,电子版的也不错: http://www.freebsd.org.cn/snap/doc/zh_CN.GB2312/books/handbook/
二、安装系统前的一些声明
首先声明,我是用的最新的FREEBSD5.2.1RELEASE iso格式光盘安装的,现在刻录机遍地都是,各位从网上下载了iso自己刻一个光盘来装FREEBSD,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情。
其次,FREEBSD的完整安装升级需要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即便你有光盘,最终很多工作还需要到互联网上进行,所以你必须有一个较快的互联网连接。
三、安装过程及安装中的注意事项
1. 操作系统的安装
虽然前面说了很多有关FREEBSD的艰难,但其实如果你有较好的英文能力,你会发现装FREEBSD的内核系统还是很简单的,总共花不了30分钟。而且FREEBSD5.2.1足够先进了,我的服务器很多新硬件没有遇到任何问题全部正确识别了。
FREEBSD5.2.1的光盘共4张,其中一张命名为BOOT,其对应下载时的ISO名为DISK1(注意不是BOOTONLY那张),BOOT光盘放进光驱,bios设置光驱启动,重启机器后,机器会从光驱启动并进入FREEBSD5.2.1的内核并自动启动光盘里的sysinstall程序。该程序是文本图形界面,也很友好。
首先,选择Standard安装,这也是推荐的安装模式。还有一种mini安装,安装出来的系统是最小的,运行效率最高,但是可能你会面临更多的调整。
A. 硬盘分区及unix分区配额分配
我作为初学者,选择了standard模式安装,随后进入了FREEBSD的fdisk程序界面,和msdos的fdisk很像,但屏幕下方的提示更多更友好。如果你有两块或更多的硬盘,那么fdisk会先问你需要在那个硬盘上做分区。由于我是做服务器,不存在双系统等问题,所以用上下箭头选择已有的分区并按d键全部删除这些已有的分区使其成为空盘,再按a自动分配为一个大分区,最后按q退出fdisk,就这么简单地分好了一个硬盘的区。
然后sysinstall会提示你的服务器是否需要使用BootMgr,如果你不需要多重引导,那么可以选Standard,我在这个地方选择的是BootMgr——允许多重引导。
随后使用Disklabel创建unix分区并分配分区空间。该画面和fdisk有些类似,你可以用上下方向键选择需要的分区,然后屏幕下方的提示按键并按照自己的要求划分分区。我在这里采用了默认的方法:选a自动划分,选q退出。特别提示:mysql安装默认会安装到/var分区,如果你不想改变mysql的默认安装,那么你在这里应该把自动划分出来的/var分区调整一下,调整的更大些。/var分区默认只有256M,稍微大的数据库就不够用了。我在下面的mysql安装中没有使用默认的安装分区/var,而是改到了/usr分区,所以我在这里不需要改动任何分区的大小。
B. 安装过程的提示选择
分区及配额完成后,随后就会出现软件包选择画面,你可以选择Developer或者是其他什么模式。作为web服务器,我觉得选Developer好些,不过我当时不太明白,什么也没选,直接选了EXIT。其实没选也不要紧,后面还有机会。
随后的画面是提示你从什么介质安装,我们这里当然是自己烧好的ISO光盘了——选CD/DVD,机器都没起来,别的介质其实也选不成。
选了介质之后,画面提示:
User Confirmation Requested
Last Chance!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the installation?
当你确定后,之前的分区设置即将生效,硬盘中的原有东西将会被删除,并且开始安装初始的内核系统。
初始内核的安装是很快的(10分钟),而且具有多数流行硬件,我用的FB5.2.1很顺利认出了所有硬件。
随后开始安装后的设置,首先会提问你是否采取PPP/SLIP的模式连通网络,如果不是可以选NO,我是ADSL的DHCP模式上网,所以选NO。如果你是拨号模式,根据提示操作吧。
随后是要求你输入你上网的网卡的TCPIP设置。如果是DHCP,把网线接好,机器会自动获取设置。如果是静态IP,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机器情况设置IP、掩码、网关、DNS等。
随后机器会提问以下问题:
是否设置机器为网关GATEWAY——NO(我们是web server,不是网关)
是否设置机器为inetd超级服务器——NO(我们有ssh和pureftpd,不需要inetd)
是否设置为NFS SERVER/CLIENT——NO(我们不是这个用途)
是否设置为anonymous FTP——NO(我们不需要这种用途)
是否需要设置sshd——YES(我们将通过这种较为安全模式远程控制服务器)
选择时区——按照提示选择即可,会提示你北京时间缩写是"CST"
是否需要LINUX兼容性——YES(或许我会为服务器安装一些LINUX软件,例如CS SERVER )
是否需要设置system console——默认的挺好,刚开始的学的就不必改了。
是否需要配置鼠标——NO(我看不出来作为一个托管在电信的webserver有什么必要配置鼠标)
是否需要添加用户——添加一个吧,根据提示添加即可,用户组写成wheel,以便你可以用这个用户远程登录服务器后su到root进行管理。添加完这个用户之后,会问你要root的密码,输入即可。如果不添加用户,会直接让你设置root的密码。
其实,这些安装后设置,只要英文良好,按照提示做,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C. 安装后的PACKAGE和CONTRIBUTION选择
安装后,可以进入sysinstall的configure进行最终的PACKAGE和CONTRIBUTION选择。
PACKAGE是已经编译好的二进制包,可以直接运行。默认标准安装完之后,作为WEBSERVER,我看了一下也就需要net下的cvsup(在线升级用)和archivers下的unzip(某些zip包可能会用到)这两个包。选中后执行安装,就会把它们装到系统里。
随后进入CONTIBUTION里安装代码。强烈建议各位一定要把src代码全部选中。src下有很多分类,甚至包括game。我自己在学习FREEBSD的时候,编译总是缺这个那个,后来学乖了,把SRC全装了之后,就好了很多,编译时很少提示错误了,而且将来cvsup也有好处。另一个就是ports,不用说,也是要全装的。我在这里,就是选择了src和ports。选中后执行安装,就会把它们安装到系统里了。至此,一个初始的FREEBSD5.2.1就装完了。虽然看着多,实际上也就30分钟时间。如果你是第一次装FREEBSD,这个时候还是不要着急进行后面的操作,可以先看看手册,熟悉熟悉FREEBSD。
2. 系统安装完后的第一步,是进行CVSUP,立刻同步你的src源代码和ports代码。关于cvsup的详细内容,请看FREEBSD手册的cvsup部分,此处我只介绍在本例中的过程。由于cvsup需要互联网环境,所以需要接好你的网线了。进入下列目录:
#cd /usr/src/share/examples/cvsup
里面是几个cvsup的supfile例子。我们可以直接修改这些例子为我们所用。首先编辑standard-supfile,这个文件是升级内核源代码的例子文件。我个人喜欢用ee编辑文件(因为有使用提示,且使用习惯接近windows下的),输入下面的指令:
#ee standard-supfile
能看见里面东西很多,但都不用改,它默认指定是升级所有的系统源代码——这是有好处的。我们只需要修改一个地方,下翻页找到下面这行:
*default host=CHANGE_THIS.FreeBSD.org
改成指定的freebsd官方cvsup服务器即可:
*default host=cvsup.FreeBSD.org
或更快的国内freebsd cvsup服务器:
*default host=cvsup.cn.FreeBSD.org
*default host=cvsup.FreeBSDChina.org
退出并保存,运行下面的指令开始cvsup在线升级代码:
#cvsup standard-supfile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用FREEBSD上互联网。如果网络畅通,可以看到连接提示,并且开始自动升级源代码了。如果不畅通,或者cvsup服务器忙,可以换个cvsup服务器试试。如果是网络设置问题,可以到sysinstall--configure--networking里修改网卡设置。也可以用ee编辑/etc/rc.conf这个文件,检查哪里的设置出了问题。
系统源代码升级,我的ADSL大概用3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然后我们升级ports代码。ports里很多东西是不需要的,我们可以稍微仔细编辑一下。打开ports-supfile这个文件:
#ee ports-supfile
首先仍然是指定cvsup服务器,照上面说过的方法改了那行服务器设置。然后是选择需要升级的ports树。作为webserver,升级全部的ports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此可以把
ports-all
那行前面加#注释掉。继续往后面找,有很多ports分支,我们把需要的打开,不需要的保留行首的#,就是取消了。例如下面这些行首加#的,对webserver来说,都是没用处的;去掉了行首#的,还是留着吧,以免编译遇到问题:
ports-base
#ports-arabic
ports-archivers
#ports-astro
#ports-audio
#ports-benchmarks
#ports-biology
#ports-cad
#ports-chinese
ports-comms
ports-converters
ports-databases
ports-deskutils
ports-devel
ports-dns
ports-editors
ports-emulators
#ports-finance
#ports-french
ports-ftp
#ports-games
#ports-german
#ports-graphics
#ports-hebrew
#ports-hungarian
#ports-irc
#ports-japanese
ports-java
#ports-korean
ports-lang
ports-mail
ports-math
#ports-mbone
ports-misc
#ports-multimedia
ports-net
#ports-news
#ports-palm
#ports-picobsd
#ports-polish
#ports-portuguese
ports-print
#ports-russian
#ports-science
ports-security
ports-shells
ports-sysutils
ports-textproc
#ports-ukrainian
#ports-vietnamese
ports-www
#ports-x11
#ports-x11-clocks
#ports-x11-fm
#ports-x11-fonts
#ports-x11-servers
#ports-x11-toolkits
#ports-x11-wm
照上面编译完,就可以保存退出了,然后运行cvsup开始升级ports:
#cvsup ports-supfile
这个升级过程大约也要30分钟左右。至此,所有的代码升级完毕。3. MAKE WORLD和定制内核。
关于MAKE WORLD的详细内容,也应该详细翻阅手册相关部分,下面继续介绍本例中的情况。上面的升级完成后,首先需要重新编译系统(MAKE WORLD)。由于我们的系统是刚装的,干净的,所以没有那么多难题。进入:
#cd /usr/src
#make buildworld
会开始一个30分钟左右的编译过程,如果编译没有什么问题,继续:
#make installworld
即可更新系统为最新版,随后就可以重启机器了。
这里需要声明一下,由于5.2.1是current分支,make world并不一定总能成功。如果能成功,恭喜你了。如果没成功,过段时间再cvsup系统源代码,可能就可以成功了。我自己装了2个server,第一个就没成功,时隔一个月第二个就成功了。没成功也不用太担心,毕竟5.2.1是RELEASE,相对还是较为稳定的。下来,我们需要定制内核。定制内核的必要性我想就不必我说了,各位也应该好好看看手册相关部分。也请各位仔细看这个帖子:
http://www.freebsdchina.org/forum/viewtopic.php?t=1706
说的很详细了。
具体操作,进入下面的目录:
#cd /usr/src/sys/i386/conf
能看到一个名为GENERIC的文件。把这个文件拷贝一个副本,例如名为SAMPLEKERN,这个副本将是你将来内核的配置文件。
#cp GENERIC SAMPLEKERN
#ee SAMPLEKERN
用ee编辑SAMPLEKERN这个文件,按照上面提到的那个帖子编辑,根据你自己的硬件情况、软件需求编辑,保存后开始编译内核。由于我们CVSUP过了,所以用手册上提到的“新”方法编译。
#cd /usr/src
make buildkernel KERNCONF=SAMPLEKERN
这个编译过程大概要20分钟,编译完先不要着急install,先备份一下旧内核,以免有意外。
#cd /boot
#cp -R kernel kernel.old
随后安装内核:
#make installkernel KERNCONF=SAMPLEKERN
安装好之后,可以重启了。
由于我自己是在家里进行服务器安装的,所以,我给内核文件里加上了下面几行,以便形成共享上网能力:
#ipfirewall for NAT
options IPFIREWALL
options IPDIVERT
options IPFIREWALL_DEFAULT_TO_ACCEPT
options IPFIREWALL_VERBOSE
options IPFIREWALL_VERBOSE_LIMIT=100
然后/etc/rc.conf里也要加几行:
# for natd
gateway_enable="YES"
firewall_enable="YES"
firewall_type="OPEN"
natd_enable="YES"
natd_interface="em0"
natd_flags=""
上述2处修改后,编译并安装内核,可以实现共享上网。FREEBSD做网关,windows做工作站,随后的工作可以从工作站用ssh登录后进行,而且不影响工作站上网查资料——毕竟FREEBSD从安装到真正投入使用还有很多调整。一般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都整合了2个网卡。常见intel100M卡设备代码是fxp,intel1000M卡是em,卡代码在你安装系统的时候可以在sysinstall--configure--networking里看到。本例中两个卡都是1000M卡,第一个网卡是em0,接外网。4. 服务器软件安装
新的精简内核编译完成之后,就是安装应用软件了。建议按照我下面的顺序来装。安装软件前,建议先
#ee /etc/make.conf
在文件里添加下面这行:
MASTER_SITE_OVERRIDE=ftp://ftp.freebsdchina.org/pub/FreeBSD/ports/distfiles/${DIST_SUBDIR}
指定ports软件首先从国内下载。否则所有软件从国外下载,有时候速度实在是不行。
A. MYSQL 4.0的安装
我选择了MYSQL4.0,不算老,也不算新。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