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Linux的内核

王朝system·作者佚名  2006-1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Linux是由1991年Linus B. Torvalds在网络上组织人员为PC机写的第一个免费的UNIX内核(KERNEL),发展成的一个能在PC机上可靠稳定工作的UNIX/X-WIN操作系统。从此,个人拥有工作站已不再是梦想。每个计算机爱好者都可以把自己的PC变成类似Sun Station或BSD UNIX系统的工作站。Linux系统具有最新UNIX的全部功能:真正的多任务,虚拟存储,共享库函数,即时负载,优越的存储管理和TCP/IP,UUCP网络工具。从技术上讲, Linux只是内核。它与诸如编译器、编辑器、窗口管理器等程序一起,组成了发布版。因此,虽然有不同的发布版,但其内核是相同的。

内核是Linux的心脏,它是在引导时装入的程序,用来提供用户层程序和硬件之间的接口,执行发生在多任务系统中的实际任务转换,处理读写磁盘的需求,处理网络接口,以及管理内存。一般情况下,自动安装的内核无需任何改动就可以在机器上运行,但若要为新的设备添加支持程序或削减内核支持的设备列表,以降低内存需求,则需要配置内核。

通常,内核源代码树以一个名为linux-X.X.XX.tar.gz的文件出现,X.X.XX为内核的版本号。内核的版本号分为三部分(以2.0.35为例):

1、主版本号:此内核是2。它表明对内核的重大改进,很少改变。

2、次版本号:此内核是0。它表明内核的稳定性。偶数号(如0、2、4等)的内核是稳定的产品版本。而奇数号(如1、3、5等)的内核是处于开发过程中的内核,一般包含着最近开发的试验性代码,它不太稳定,有时可能包含着致命的错误。

3、修订号:此内核是35。它表明这一发布版本的增补级。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升级内核(以2.0.35版为例):

1、获取源代码树:linux-2.0.35.tar.gz。

2、解开内核:

cd /usr/src/ (进入到目录 /usr/src/)

rm -rf /usr/src/linux (将旧的内核源代码删除,也可以将其移走)

cp linux-2.0.35.tar.gz /usr/src/ (将新的内核文件拷贝到刚才的目录)

tar xzf linux-2.0.35.tar.gz (将内核文件解压缩,产生新目录/usr/src/linux)

3、创建符号链接:

cd /usr/include (进入到目录 /usr/include)

rm -rf linux asm scsi (删除所有的老的头文件)

ln -s /usr/src/linux/include/linux linux ln -s /usr/src/linux/include/asm-i386 asm ln -s /usr/src/linux/include/scsi scsi (创建符号链接将你的系统指向包含有新内核代码的新的头文件)

cd /usr/src/linux (进入目录 /usr/src/linux)

make mrproper (清除任何将引起问题的附加额外的源代码)

4、配置内核:

cd /usr/src/linux (进入目录 /usr/src/linux)

make menuconfig (用菜单形式配置内核。根据自己的要求,配置内核,不确定的用缺省配置。另有make config----文本界面,make xconfig----图形界面命令可选。此外注意保存配置)

5、创建内核(在目录 /usr/src/linux下):

make dep (此命令用来分析内核的配置并创建相应的相关树,决定那些内容该编译,那些内容不该编译)

make clean (此命令用来清楚所有以前编译的痕迹)

make zImage (编译内核,如果内核较大,用make bzImage)

make modules (编译模块)

make modules_install (安装模块)

cp /usr/src/linux/arch/i386/boot/zImage /boot/zImage (将zImage拷贝到/boot)

6、把新内核放入lilo:

vi /etc/lilo.conf (用vi编辑/etc/lilo.conf)

写清/image=/boot/zImage 保存退出。

lilo (执行lilo命令)

7、起用新内核 注意,以上工作需以root身份完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