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weaver 4 简明教程(七、网页的排版3)

王朝html/css/js·作者佚名  2006-11-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层的使用

如果你觉得用表格对页面元素进行定位太难掌握,不妨尝试利用层(Layer)这个好东西。点击属性面板的

按钮,光标会成为一个十字,在编辑窗口上拖动,就可以创建出一个层,我们可以在层上输入绝大部分的网页元素,例如图片、文字等。层的好处是可以放置在页面的任何位置,如下图:

选择一个层后,对应的属性面板如下:

① Layer ID:层的名称,用于识别不同的层;

② L,T:层的位置,L是距离页面左边界的距离,T是距离页面上边界的距离;

W,H:层的宽和高;

③ Z-Index:层的Z轴顺序;

④ Bg Image:层的背景图;

⑤ Vis:层的显示状态,其中的Hidden是将层隐藏,处于不可见状态;

⑥ Bg Corlor:层的背景颜色;

⑦ Tag:层使用的代码方式,一般使用默认的DIV即可;

⑧ Overflow如果层里面的文字太多,或图片太大,层的大小不足以全部显示的时候,可以选择:

visible:超出的部分照样显示;

hidden:超出的部分隐藏;

scrool:不管有否超出,都显示滚动条;

auto:有超出时才出现滚动条;

例如我们选择auto,那么以上例子中的层,在浏览时会显示为:

层的优点很明显,但缺点也同样明显,例如难以制作一个适应不同分辨率的网页;当一个页面使用了多个层后,页面的复杂程度增加而导致编辑起来非常烦琐;编辑状态与浏览状态的实际效果有相当明显的差别等。通常人们是采用利用Layer进行排版,然后将层转换为表格的做法(Modefy > Convert > Layers to Table),具体操作在此就不多加叙述,大家可自己尝试一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