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时间没写教程了,也好久没有看别人的教程了,因此我写的这些,是否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东西呢。。。。
1. 关于对象组的使用
FLASH V8 里面加入了对象组,就是工具栏的这个:
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大家都知道了吧。。。为了作个对比,我先罗嗦几句:
一般情况下,给矢量形状加组之后,形状之间就不会互相影响。但是要修改组内形状的话,就得双击进去修改,改好之后又要双击出来。对于一些制作公司,像我们,习惯使用大量组的,就觉得相当麻烦了。
于是,FLASH V8增强了组的功能,称之为对象组。
对象组与普通组的不同,就在于,对象组可以在“组外”直接进行修改,即改色、变粗细、变透明、变形状等等操作,全都可以在组外进行了。
另外由于不用双击进去,于是每次修改就减少了4次点击。不要小看这4次点击哦,累积起来就会省很多时间的。
OK,现在知道了这个作用,可以进入主题了。
如果把对象组功能打开(即快截键J),那么每画一笔都会形成一个对象组,这样就很不爽了。我们往往喜欢画完一部分形状之后再加组,那他每画一笔就一个组,岂不烦S?
恩。。。如果可以在画完几笔之后,再加为对象组,那就最好不过了,但是偏偏MM公司没有提供像CTRL+G等直接组合的功能。
因此,对象组虽然有很多突出优点,但是这个缺点却使99%的用户讨厌。(真不明白MM公司当时为什么没想到这一点)
然而,事实上FLASH V8是提供了“加为对象组”的功能的,那就是这个菜单:修改--组合对象--组合。
这个功能在V7里面出现了,但当时是用于“形状”的布尔运算。到了V8里面,这个功能被扩展到可用于对象组了。(其实偶没仔细用过V7,说错了不要笑)
OK,铺垫写完了,结论就是: 如果你习惯使用 CTRL+G来加组,那么现在给 修改--组合对象--组合 这个菜单设置一个快截键(例如CTRL+Q),你就可以将画完的东西加为对象组了。 有了这个快截键,就可以随时将形状转换为对象组,而不是一笔一个对象组了。
另外:普通组(CTRL+G),组内可以有组。 对象组则不可以,组内只可以是形状。如果你的对象组内有两个组,那么FLASH 会提示你,并且自动把内部的组去掉。
2. 关于导入导出位图
这里提及的导入导出问题,其实很少会碰到的,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才会碰到。
当你需要向FLASH导入一连串位图(例如200张图),并且需要控制输出文件的大小的话,那么就需要在发布设置里面设置一个全局位图质量控制。而这里会出现一个情况,那就是全局控制参数有可能不起任何作用。参看下面2种位图的属性:
请注意看压缩方式下面的选项:
上面一个是“use imported Jpeg data”,即“使用导入的图片质量”。(由于偶用的FLASH 是自己汉化的,所以有部分遗漏了,没有汉化出来)
下面一个是“使用文件默认质量”。
这2个有什么不同呢:当你的位图属性显示为“使用导入的图片质量“的时候,这张位图就不受全局质量控制。 而当显示为“使用文件默认质量”的话,就会收到全局质量控制。
举个例子:当你导入500张图,然后想要控制一下图的输出大小,那么你总不会手动一张一张地修改500张图的输出质量吧?你大概会在发布设置里面设置一个全局质量是吧? 那么如果这些图的属性显示的是 “使用导入的图片质量”,那这些图就不受全局控制了。所谓“使用导入的图片质量”就是说,JPEG本身是100%质量的话,那么从FLASH再输出,也是用这个质量,不管发布设置里面是否设置为其他值,输出质量都会保持在100%,不会受到影响。
那么这些导入的位图为什么会有2种不同的属性呢?看下图:
上图是从FLASH导出JPEG时候的对话框。
注意上图中的最后一个选择。(由于是我自己汉化的,所以和官方的汉化会有不同的翻译。英文原版好象是叫 progressive display 吧)
这个选择就会对导入的位图属性产生影响了:
当选择了这一项导出之后,再导进FLASH,你就会看到JPEG位图带有“使用文件默认质量”的属性。也就是会受到全局参数的影响。
如果取消了一项再导出,那么这张图就带有“使用导入图片质量”的属性,也就是不受全局质量控制。
另外,在PHOTOSHOP里面,把一张PSD保存为JPEG格式的时候,也会有 PROGRESSIVE 这个选择的哦。就是说。。。恩。。如果你想要让PHOTOSHOP输出的JPEG受到FLASH的全局控制,那么就得在PHOTOSHOP里面选择 PROGRESSIVE。
3. FLASH V8的图层效果
FLASH V8 为MC(影片片段)增加了类似PHOTOSHOP的图层混合模式。但是。。。有几个效果却没有在自带的帮助文件中找到相关说明:图层、透明、腐蚀。 (MM公司真讨厌!)
除了这3个,其他混合模式都很容易试出来:画2个不同颜色的MC,叠放到一起,再选择混合模式就能马上反映出效果了。这里只说这3个的用法:
透明 或者 腐蚀,必须与图层结合起来使用,否则无任何效果。
透明混合模式的操作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原本的蓝色块被遮挡住,到了图3的时候,就看到完整的蓝色块了。
也就是说,图3的红色MC从原本没有透明度,变成了带有透明度。并且该透明度正是黑色MC的渐变区域。
从这里可以引申出来:其实“图层”这个混合模式,类似于遮罩层,但是以往的遮罩不能带渐变,用了图层就可以获得渐变的遮罩效果。
“腐蚀”混合模式的使用方法也是这样,必须要与图层混合模式结合使用。不多累赘了,大家试一下就知道了。
怪招还有好多,下回更精彩。闪光数码动画工作室 http://www.flas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