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传输结构体或大内存块(即将到来)
作者 郑昀
本文假定您熟悉 SAFEARRAY、C++、BOOST 和 MSMQ。
摘要:本文阐述了结构体/大内存块分布式传输时常用的四种打包方法,并演示了您如何利用这四种方法通过MSMQ发送/读取数据。
有时候我们需要远程传输各种结构体或者数据块,比如您通过MSMQ消息队列传递任意大小的结构体或者接口指针,那么如何打包传递呢?这实际上可以分解为一个普适问题:
如何把一个结构体(Structure Object)或者巨大内存块(比如5MB左右)打包为二进制数据流或者PROPVARIANT-compatible的类型?
本文介绍了四种传输方法:
一个BSTR;
一个SAFEARRAY;
boost::serialization;
IStream流。
本文还介绍了如何从MSMQ收发/解析这四种类型的数据。
BSTR的解法
BSTR的解法应该是这里面最简单的,也最容易理解的解法。
从BSTR定义 “一个 BSTR 是预先确定长度的 OLECHAR(每个 16 位)缓冲区” 看,BSTR并不等同于OLECHAR,它的前面还提供了4个字节,用于保留字符串的长度。BSTR真正指向第五个字节,也就是真正的OLECHAR串的开始处。
由此我们通常可以使用 BSTR 前缀来判断OLECHAR是多少个字节,它们并不会把数据解释为字符串,因此数据可以是具有嵌入空值(0x00)的二进制数据。这个特性正好为我们所用。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我们要调用 SysStringByteLen 来获得 BSTR 中字节的数量,而不是单纯地计算Unicode字符的数量。
首先,我们给出一个要传输的类定义,它拥有几个常见类型的成员变量:
class A { int i; unsigned int ui; long l;unsigned long ul; char szInt[MAX_PATH]; std::string strLong; public: A() : i(std::rand()), ui(std::rand()), l(std::rand()), ul(std::rand()) { std::stringstream ss; ss << i; ss >> szInt; ss.clear(); ss << l; ss >> strLong; } };
打包很容易:
A aSend; BSTR bstrSend = SysAllocStringByteLen(NULL, sizeof(aSend)); LPBYTE pv = reinterpret_cast<BYTE*>(bstrSend); CopyMemory(pv, (void *)&aSend, sizeof(aSend));
这里要解释一下MSMQ接收消息体的规则。智能指针IMSMQMessagePtr的Body属性接收_variant_t参数。所以如果我们想把类对象实例作为消息的Body写入MSMQ消息队列,我们需要事先转换为_variant_t,下面的代码就是做这种转换的:
IMSMQMessagePtr spMsg("MSMQ.MSMQMessage"); CComBSTR bstrBody; bstrBody.AppendBSTR(pData); CComVariant varBody (bstrBody); spMsg->Body = varBody; hr = spMsg->Send(spQueue);
就这样,消息发送到了MSMQ。
下面我们演示如何解包。
A aRead; IMSMQMessagePtr pMsg; ReadMSMQMessage(spQueueRead, pMsg); UINT uiRead = SysStringByteLen(pMsg->Body.bstrVal); LPBYTE pvRead = reinterpret_cast<BYTE*>(pMsg->Body.bstrVal); CopyMemory((void *)&aRead, pvRead, uiRead);
新的类对象实例aRead的数据经过这样的解包,就得到了aSend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