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内地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约为960亿元人民币,而2005年中国台湾地区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约为24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58亿元)。这样一组简单的数据对比足以让台湾的化妆品业内人士浮想联翩,如果能在内地的化妆品市场分得一杯羹,哪怕一小杯,台湾企业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另一组数据对比则迫使台湾企业不得不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内地。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张铁诚先生表示,未来几年内,中国内地的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年均增长约为15%左右。而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医药技术组组长李连滋先生则隐晦地表达了台湾化妆品市场的增长乏力:“我们预计台湾的化妆品销售总额在2008年能达到40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97亿元),但现在看来,我们当初制定计划时没有考虑到2008年一晃就到了。”
岛内市场有限 企业竞争激烈
一边是持续增长的庞大市场,一边是无法达到预期的发展形势。台湾企业不得不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毫无疑问,台湾化妆品企业迫切需要内地市场。
据记者了解,台湾岛内共有本土化妆品企业300多家,但台湾的化妆品市场容量却相对有限,加上外资品牌在台湾市场上占据主流,因此,台湾的化妆品企业竞争已经相当激烈。
由于台湾传统行业的利益趋薄,很多原来从事关乎人民基本生活的传统大资本企业也开始纷纷转型,而涉足化妆品行业正是这些企业的共识。拥有雄厚资本的台湾盐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被李连滋先生称为台湾化妆品行业的三大“后起之秀”。
而据记者了解,同样拥有强大实力的台湾肥料股份有限公司也开始筹划涉足化妆品行业,台湾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创事业处李维钦今年11月赴北京正是考察内地的化妆品市场,寻求机会。
这些台湾大资本企业涉足化妆品行业进一步加剧了台湾化妆品市场的竞争,也迫使台湾的化妆品企业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内地市场。
农村市场和护肤品领域是机会
张铁诚先生表示,随着中国内地农民收入的提高,中国内地的农村化妆品市场将迅速发展,未来几年,这将成为中国内地化妆品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
内地化妆品市场的主流同样是外资品牌,在一、二级市场,外资品牌几乎一统天下,内地品牌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台湾品牌要想在这些市场取得好成绩殊非易事,而快速发展中的农村市场则是他们的机会所在。
李连滋先生向记者表示,他坚信台湾化妆品企业能够在内地市场有所作为,自然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认为,台湾的护肤品牌应该会在内地有更多的机会。因为相比较而言,彩妆是一个更加贴近时尚的产品,而在这方面,中国台湾与欧美日韩相比没有竞争优势。
中国台湾的护肤品牌由于在研发和策划上更贴近国人的特质,因此能够得到国人更多的青睐。另外,在中草药应用于护肤品方面,台湾也有着比较好的成绩,李连滋告诉记者,台湾的柏谛就是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典范。
两岸往来尚存阻碍
台湾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李维钦这样对记者说:“内地市场给我的印象就是无限大,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无限大,但其它的,我还一无所知。”
而台湾品仙有限公司事业发展部协理康清俊先生也表示:“1998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国际知名品牌进入内地市场的策划案,现在这个品牌已经在内地发展得很好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对内地市场作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和分析,但是转眼七八年过去,如今的内地市场已经完全变了样,现在,我们需要从头再来。”
庞大的内地市场,对于台湾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跟李维钦和康清俊一样,对于内地市场几乎一无所知。这是台湾企业进入内地市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两岸贸易制度上的差异也是一个难题。在11月北京的“海峡两岸化妆品经贸洽谈会”上,很多台湾企业向记者大倒苦水。一位台湾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从台湾把产品引进内地市场,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往往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而化妆品是一个时尚性的产品,一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产品从弄潮儿变成落伍者。
但张铁诚先生解释说,目前,中国政府正在逐渐简化相关手续。比如说以前的化妆品进口都是审批制,现在,一般化妆品进口已经改为了备案制。而且,还有一些原来由中央政府行使的职权也下放到了地方,这也将大大缩短相关程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