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安全威胁和风险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物理层、协议层和应用层。网络线路被恶意切断或过高电压导致通信中断,属于物理层的威胁;网络地址伪装、Teardrop碎片攻击、SYNFlood等则属于协议层的威胁;非法URL提交、网页恶意代码、邮件病毒等均属于应用层的攻击。从安全风险来看,基于物理层的攻击较少,基于网络层的攻击较多,而基于应用层的攻击最多,并且复杂多样,难以防范。
面对新型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出现和高安全网络的特殊需求,全新安全防护理念--"安全隔离技术"应运而生。它的目标是,在确保把有害攻击隔离在可信网络之外,并保证可信网络内部信息不外泄的前提下,完成网间信息的安全交换。
隔离概念的出现,是为了保护高安全度网络环境,隔离产品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五代。
第一代隔离技术,完全的隔离。采用完全独立的设备、存储和线路来访问不同的网络,做到了完全的物理隔离,但需要多套网络和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第二代隔离技术,硬件卡隔离。通过硬件卡控制独立存储和分时共享设备与线路来实现对不同网络的访问,它仍然存在使用不便、可用性差等问题,有的设计上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第三代隔离技术,数据转播隔离。利用转播系统分时复制文件的途径来实现隔离,切换时间较长,甚至需要手工完成,不仅大大降低了访问速度,更不支持常见的网络应用,只能完成特定的基于文件的数据交换。
第四代隔离技术,空气开关隔离。该技术是通过使用单刀双掷开关,通过内外部网络分时访问临时缓存器来完成数据交换的,但存在支持网络应用少、传输速度慢和硬件故障率高等问题,往往成为网络的瓶颈。
第五代隔离技术,安全通道隔离。此技术通过专用通信硬件和专有交换协议等安全机制,来实现网络间的隔离和数据交换,不仅解决了以往隔离技术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网络隔离的同时实现高效的内外网数据的安全交换,它透明地支持多种网络应用,成为当前隔离技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