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标准扼杀了设计的创造力吗?
界面标准扼杀了设计的创造力吗? 界面标准扼杀了设计的创造力吗?没有一个设计标准能定义所有的用户界面。因此,在定义之下,即使设计师服从适当的设计标准,大多数的设计成果还是保留下来了。最重要的设计元素常常是标准里没定义到的,因为标准不会了解到设计的中个体的特殊性。
举例来说,最近我参与了一个电子商务站点的设计。在首页草稿中,有三种方式可以得到产品:搜索和两种导航表,导航表的形式是简单的选择列表。一种导航表是按照在该领域中,用户经常能想到的方式组织的;另一种导航表是按照生产厂家的产品流程来组织的。可用性测试的结构表明:
按照用户理解模型设计的导航,使用成功率是80%按照厂家内部标准设计的导航,使用成功率是9%结论:第二种导航表被放弃,尽管项目组中有些人反对。第二种表对于能正确使用它的人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它带来的是麻烦。所以它不是很好用。
我提到这些有两个原因:第一,尽管两个导航从设计上看是一样的,用了同样的页面标准、术语、风格以及交互式技术,他们的可用性还是相当不同的。第一中设计比第二种强了将近九倍。如果用户找不到产品,这个网站将什么都卖不出去,可见这点不同对电子商务网站来说就是钱!钱!钱的不同。可用性的不同不是因为表面设计的不同,而是深层设计(找出如何能最大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最好的组织信息的结构)的不同。因此,即便遵循页面设计标准,设计师仍然有很多事可以做。不好的设计师会在首页上用差劲的导航表,而且从来不测试一下。
其次,测试结果也告诉我们:即便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来也不一定能得到优秀的可用性。标准保证你的用户能够理解你的设计中那些个别的界面元素,他们知道到哪儿去找什么样特征的元素。但是标准不能担保用户怎样理解这些界面特征,也不能保证系统具备用户需要的特征。
Eric Daivs,一位资源营销方面的信息结构设计师,最近作了一个购物车命名的可用性测试。由于那个网站是销售冬季运动产品的,他们希望、起一个标准词汇以外新颖的名称,于是设计草案里起了一个名称叫“购物雪橇”。结果,50%的用户不知道这个雪橇的概念。另外50%的人说,他们看到“购物车”应该在的地方放了个雪橇,所以才猜出来“购物雪橇”的含义。他们知道这里是添加某类东西的,而且是添加类似雪橇之类东西的。教训:在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用户能理解的好名词之前,最好别自作聪明,别用新词汇
当然,直接用“购物车”这个名词也不能保证让购物的界面更易用。最保险的一点是,用户会接受那些在站点里曾经反复用过作为链接的词语。这是一个值得吸取的可用性经验。
网站用户经验之Jakob法则:用户在其他的网站花的时间最多。因此,别人网站经常用到的一些惯例、约定是最容易影响用户经验的,你若偏离这些习惯,只能得到痛苦。
在早期的研究里,我们就知道一惯性是可用性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Macintosh就是基于一整套详细的“苹果人性化界面指导”参考,几乎涵盖了其所有的应用软件。对于Mac系统(后来的Windows系统也一样)来说, 比起早期的系统最主要的优点是保持了(设计上的)一惯性,这使用户可以打开新软件就用。比如用户都知道移动一个物体的次序是(1)选中物体、(2)剪切命令、(3)翻开到新的区域、(4)点击插入点、(5)粘贴命令。总是这么几步。Cut和Paste命令总是在Edit菜单里,总是用Command和X以及Command和V复合键。没什么原因要求用户必须用V来出来粘贴,但是它一直都是一样的,它就能这么做。
先抛开Mac软件的一惯性,你觉得Excel是不是有点Mac风格?或者那个MORE(一个流行的轮廓线)一点创意都没有?如今,尽管大多数软件都相当遵守系统平台的设计标准,但是也没有见到哪两个图形用户界面的软件是一模一样的。
同样对于网站来说,遵守设计标准,只是简单的确保了用户能知道你在说什么。这就像写文章时宁愿用标准的英语词汇也不要用自己的词汇。你还是那个决定将什么样的故事,怎么组合设计元素的人。
设计标准的准则成功的界面设计标准应该是:
用实例来说明,因为实例比文字更容易让设计师明白确定实例完全遵循了所有的设计特征,并非仅仅为了表示一下而做的说明(设计师应该可以从实例中获取不止一条的提示)。一个尽可能丰富的、全面的检查表(设计师可以逐项检查)——比如,必须在所有页面上出现的元素可以组成一个检查表,一个首选术语的检查表。确立一个标准专家,一方面可以在正式的标准检查中评估新设计,另一方面可以随时帮助设计师解答关于标准的疑问(如果问题不是很容易,有没有人帮助,那么估计每个设计师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依靠主动的标准传授计划。光等着讨论是不够的,你应该积极的找出一些项目,并且经常和项目组交流,告诉他们标准,温和地评论他们的设计,告诉他们如何避免标准偏离标准文档应该及时更新。在标准管理人员的工作下,一旦有新结论出现,就要及时更新标准。既要顺应其他流行的设计标准,又要加以明确的描述以突出和这些标准的不同之处依靠开发工具和模板,这些东西更容易使人去做标准设计,而不容易去做非标准的设计应该使人更容易找到相关的规则,印刷版的标准可以做一个索引,在线版的最好有一个搜索,带超链接,可以直接链到其他规则主动传授在Intranet标准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方向,容易忽视总部的要求。他们通常借口“我们这儿不一样,总部不了解我们的情况”这么做。这没错,可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整个系统都因为特殊情况而改变就会变得绝对的混乱。大团体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并且,所有的可用性是依靠一惯性建立起来的。可以有少数案例,环境很特殊所以矛盾必须被接受,但是这必须在有限的情况下,并且有好的解释(是正确的解释,不是足够多的解释)
最后还要认识到,标准也有它自己的可用性。一个设计标准,不管是超文本的还是印刷版的,都是这样。因此,设计标准也要经过可用性测试,以确保它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