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点:一家本土Linux企业的跌宕浮沉(下)
蓝点:一家本土Linux企业的跌宕浮沉(下) 刘易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蓝点与元征捆绑在一起,两公司互相借势,共同壮大。'我并不希望蓝点成为元征的附庸,而是希望几年以后,蓝点能成为中国乃至全球Linux应用卓越的公司。'
2002年以后,蓝点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业务调整,停掉了机顶盒、e-Home等研发项目,全部精力集中在两个项目上,一个是2002年3月立项的'含GPS导航系统的车行电脑'项目,另一个是2002年7月立项的'网络防护墙'项目。车行电脑的第一代样机当年11月份就已经出来了,第二代产品会在今年年底出笼;
网络防护墙产品已经做出两个系列:5000系列和6000系列,稍加留意就会在主流专业媒体上看到其大幅面的广告--'我有软卫甲,走遍天下都不怕'。目前这种叫做'软卫甲'的产品是蓝点的主要收入来源。
从某种程度上讲,软卫甲是蓝点起死回升的开始。现任蓝点公司网络事业部总经理徐新松把这一款产品命名为'二次创业的先遣军'。
已有专家评论这款产品'充分发挥了Linux的成本优势'。据了解,这款产品具有'防火墙、防毒墙、反垃圾邮件'三合一功能,与纯防病毒产品15万元的价格相比,其2万多元的定价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但软卫甲并不是我们的惟一法宝。'刘易之更愿意看到的是蓝点的另一款产品系列车行电脑I-Car问世时的盛况。'那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Linux用在车用设备上是最合适的操作系统,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增加可靠性和稳定性。''I-Car这个市场目前正在爆发点上,我敢断言,5年以内它一定可以达到一个高峰!'
走实还是走偏?
'蓝点现在做的事,其实我们以前早就可以做,只不过当时我们还很理想化,始终希望做成一个技术或平台的提供商。' --邓煜
面对蓝点现在选择的业务方向,邓煜一边肯定着,一边否定着,他望向窗外的目光有些游移。'蓝点现在的业务方向更适合蓝点的发展,不一定能做成多大的事业,但商业模式更务实。'
在邓煜看来,蓝点以前走过的路不是失败,而是探索;而蓝点现在走的路恰是过去探索的结果,'像蓝点这样完全在市场环境里摔打的企业,没有政府背景,也没有资金后盾,要想自食其力,必须务实。'李凌也在反思:'现在做的,早就应该做。'
但是,蓝点从创立到今天,风风雨雨的四年,难道中间就没有错过机会吗?既然大家都承认嵌入式难做,大家又都认为服务器是Linux最广泛、最成熟的市场,那为什么在红旗、中软们进入服务器领域的时候,蓝点没有做出相同的选择?在众口一词地认为,'嵌入式领域是Linux的未来机会,服务器领域是Linux的主攻战场'的今天,蓝点囿于某个或某几个特定行业的嵌入式专有应用领域,路子会不会越走越窄,越来越偏离Linux的主流应用?
其实这一连串的问题,邓煜们也都思考过。
当初做选择的时候,邓煜们曾对自身的环境做过分析,他们认为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适合做嵌入式产品,在金融业发达的地方适合做服务器产品。而深圳恰恰是制造业发达,因此,他们毅然选择了嵌入式的发展方向。'要想两者兼做,我们确实能力不够,而且2000年IT泡沫消失以后,我们的资金就一直成问题。'即使做了服务器,又能怎样?邓煜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这个问题。'高端服务器市场一年也就两三万台的量,我们的市场能力根本跟不上。更何况,在当今服务器市场,Linux服务器要进入关键业务领域很难。'
仿佛是对邓煜理论的反驳,就在上周,TurboLinux发布了针对电信应用的电信级Linux解决方案,相信其他厂商的跟进速度也会很快。
究其根源,蓝点的选择是完完全全的企业行为,而政府的支持却是在操作系统层面的。李武强指出:'国家支持Linux,主要目的是要建立起中国自有的软件体系,这不仅关乎国家安全问题和经济利益,更主要的是在Windows平台上要想做自己的开发太难,而我们国家自己的CPU都不是X86架构的,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不能用,因此,是否支持Linux还涉及到能否促进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问题。'
毫无疑问,政府的支持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们的判断,使大多数人相信,只有致力于操作系统业务,才有可能成为Linux主流厂商。
而事实上,近两年随着Linux技术的日益成熟,Linux产业链正在形成并完善。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愈兹声向记者描绘了她理想中最合理的Linux商业体系,她认为这个商业体系应该是由非商业利益群+商业利益群+半商业利益群组成,其中非商业利益群离不开政府支持,或者说只有政府才能做;商业利益群和半商业利益群则应该由企业组成。
按照愈慈声的说法,蓝点绝对可以算是Linux商业利益群中的典型成员,从这个角度再来评价它所选择的方向是'走实'还是'走偏',得出结论应该不难。问题是,中国还有一大批像蓝点这样的由Linux开发者们创立的START-UP公司,它们身上肩负着Linux商业复兴的希望,在艰难的负重前行中,如何走出混沌,走向希望,走上赢利之途,却是每一个关心中国Linux产业发展前景的人士不能不仔细掂量的话题。
Linux三大阵营
作为操作系统而存在的Linux,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要与微软的Windows抗争到底。根据IDC 2001年的统计,微软的操作系统在服务器领域占有49%的市场份额、在桌面领域占有94%的市场份额;而与此相对应,Linux在这两大领域的占有率则分别是26%和3.8%。
由于在桌面领域力量相差过于悬殊,近几年,Linux厂商主要把服务器领域视为对抗微软的主要突破口。中国市场的情形与全球的Linux战况基本一致。在IDC监测的五家Linux企业中,处于前三名的拓林思、中科红旗和中软都是以服务器业务为主:拓林思的桌面业务与服务器业务比例大致是1∶9;中软的桌面与服务器业务比例则基本上是3∶7;而红旗则是桌面占总业务量的20%、服务器占总业务量的60%。这样一组数字也许不能说明更多问题,但至少可以让我们了解,在中国市场,Linux在服务器领域的争战已然形成规模。
其实IDC的分析家Dan Kusnetzky对此早有概括:'在全球看来,Linux在服务器上的运行,对微软来说已经构成了竞争上的威胁。'但他同时又指出,在桌面端Linux还完全不能威胁微软。
然而,Linux桌面端在中国市场似乎应该另有诠释。中国政府对Linux操作系统桌面端的支持,已经不仅局限于'反垄断'这个大而泛的概念上,正如国家863计划信息办主任李武强所言:'它关系到形成中国民族软件产业链的深层问题。'除此之外,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还指出:'因为在中国Windows的既有基础最弱,PC增长率又最高,通过政府采购,完全有可能使Linux首先在中国市场桌面领域实现突破,中国本土的Linux厂商和一切软件企业都应该看到这个机遇。'
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中国Linux企业更有理由和能力在桌面端一搏,目前中软和红旗每年从国家支持中获得的资金逾千万元,国家还有上亿元的资金准备花在这个支持上,未来在中国市场涌现出一个桌面Linux操作系统领袖厂商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
嵌入式领域作为一个新兴的亮点,可以看作是Linux突围的第三条阵线。早有专家指出,开放性和灵活性使Linux操作系统最适于嵌入式应用,IDC也有预测报告,称嵌入式Linux在未来两年将占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的50%,成为具有主导力量的操作系统。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五家Linux操作系统提供商,有三家已做相关研发--红旗、中软、冲浪;拓林思则声称目前对此'正在研究中'。
三大阵线面对微软,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战术才能决定成败,一位业内人士的见解颇值借鉴:桌面领域'暗渡陈仓',服务器领域针锋相对,嵌入式领域寸土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