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编码规范》修订说明(二)
《C++编码规范》修订说明(二) 《C++编码规范》修订说明
正文P26原则2.3 少用浮点数除非必须
2.3.1 例子
int baudRate = 9600;
int symbolsIn15msec;
// 使用了浮点数,能避免吗
更改为
2.3.1 例子
int baudRate = 9600;
int symbolsIn15msec;
// 使用了浮点类型,能避免吗
正文P26原则2.3 少用浮点数除非必须
2.3.2 原因
……
浮点数的异常处理复杂(比如上溢、下溢等的处理)。
……
更改为
2.3.2 原因
……
浮点类型的异常处理复杂(比如上溢、下溢等的处理)。
……
正文P26原则2.4 用typedef简化程序中的复杂语法
2.4.1 例子
// 用typedef简化函数指针
typedef int (*CallbackFuncPtr_T)(int parameter);
更改为
2.4.1 例子
// 用typedef简化函数指针
typedef int (*CallbackFunctionPtr_T)(int parameter);
正文P26原则2.4 用typedef简化程序中的复杂语法
2.4.3 定量分析的参考
包含4个以上独立元素的语法应被视为复杂语法,如上例中的函数指针定义,不算typedef的独立元素数为5。
更改为
2.4.3 定量分析的参考
包含4个以上独立元素的语法应被视为复杂语法,如上例中的函数指针定义,不算typedef的独立元素数为5(int,*,CallbackFunctionPtr_T,int,parameter)。
正文P28
2.7.2 原因
……
减少匿名命名空间级变量、常量、宏及函数。
更改为
符合“原则1.8 减少全局命名空间级标识符”。
正文P30
原则3.1 一定要做到先定义后使用
3.1.1 说明
C++必须这样做(否则编译通不过)。C程序没有强制要求,但也应该先提供原型,再使用函数。
3.1.2 原因
先定义使得编译器能够在编译时就检查和找出错误(而不是等到连接或运行时)。
更改为
原则3.1 函数一定要做到先声明后使用
3.1.1 说明
C++必须这样做(否则编译通不过)。C程序没有强制要求,但也应该先提供原型,再使用函数。
3.1.2 原因
先声明使得编译器能够在编译时就检查和找出错误(而不是等到连接或运行时)。
正文P40原则3.17 当函数返回引用或指针时,用文字描述其有效期
3.17.1 说明
有效期是指引用或指针能有效地找到对象的期间。文字描述最好以注释形式放在函数所在的头文件中(这样比较直接)。
更改为
3.17.1 说明
有效期是指引用或指针能有效地找到目标的时间段。文字描述最好以注释形式放在函数所在的头文件中(这样比较直接)。
正文P41
3.18.2 原因
……
返回只读(常量)的引用或指针还是可接受的。
更改为
关于能否返回只读(常量)的引用或指针,请参见“原则8.3 类成员可以转换成常量形式暴露出来”。
正文P41~42
3.20.1 说明
如果我们能把友元函数定义成虚函数,则子类既可以继承该友元的接口而无需重复声明友元……
更改为
如果我们能把友元函数定义成虚函数,则子类既可以继承该函数而无需重复声明友元……
正文P45原则4.2 类成员应是私有的(private)
4.2.2 原因
更糟的是,任何对类的修改都将影响使用该类的代码,因为这些代码有权直接访问(被修改的)类成员。
更改为
更糟的是,任何对类实现的修改都可能影响使用该类的代码,因为这些代码有权直接访问(被修改的)类成员。
正文p47原则4.5 降低类间的耦合度
4.5.2 例子
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大功能模块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对象,为了协同工作,每类对象都多少带有其他对象的指针或引用,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导致一锅粥,谁也离不开谁。
更改为
4.5.2 例子
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大功能模块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对象,为了协同工作,每类对象内部都多少带有其他对象的指针或引用,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导致一锅粥,谁也离不开谁。
正文p50原则4.9 避免为每个类成员提供访问函数
原因
……
专注于属性的类在多线程环境下效率低下。若专注于行为,一次行为会修改一连串相关属性而只需上一次锁(在一个成员函数/行为中);而专注于属性,则不得不每修改一个属性就上一次锁(在每个类成员提供访问函数中),因为要防止多个线程同时调用访问函数(去修改同一个属性)。
更改为
……
专注于属性的类在多线程环境下效率低下。若专注于行为,一次行为会修改一连串相关属性而只需上一次锁(在一个成员函数中);而专注于属性,则不得不每修改一个属性就上一次锁(在每个类成员的访问函数中),因为要防止多个线程同时调用访问函数(去修改同一个属性)。
正文p54
原则4.16 用嵌套类的方法减少匿名命名空间类的数量
4.16.1 说明
不需要把所有类的定义都放在匿名命名空间中。嵌套在别的类中的类是不属于匿名命名空间的。
更改为
原则4.16 用嵌套类的方法减少全局命名空间类的数量
4.16.1 说明
不需要把所有类的定义都放在全局命名空间中。嵌套在别的类中的类是不属于全局命名空间的。
正文p55
第5章 (面向对象的)继承
继承是面向对象语言的一个基本特性。这是一个强大的功能,但必须运用得当,否则发挥不出其特点,甚至适得其反。
更改为
继承是面向对象语言的一个基本特性。功能强大自不必多言,但“打破封装”的副作用却鲜为人知,所以必须运用得当,否则发挥不出其特点,甚至适得其反。
正文p55原则5.2 关于“有”和“由…实现”
5.2.1 说明
(一个类)包含(另一个类)意味着“有一个”或“由…实现”。“私有继承(private inheritance)”意味着“由…实现”。
更改为
5.2.1 说明
(一个类)包含(另一个类)意味着“有一个”或“由…实现”。“私有继承(private inheritance)”意味着“由…实现”(和“包含”类似;完全不同于“公共继承”)。
正文p59
5.5.2 原因
……
与此类似,同层类的个数也不能太多,否则应考虑是否要加一个父类,以便做某种程度上的(新的)抽象,从而减少同层类的个数(这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更改为
与此类似,派生于同一父类的子类个数也不能太多(计划生育?),否则应考虑是否要加一层父类,通过某种程度上的(新的)抽象,减少同层类的个数(这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正文p59
原则5.6 继承树上非叶子节点的类应是虚基类
5.6.1 例子
如果你有两个(非虚)类C1和C2,且希望C2派生于C1,如图5-1左边所示,则应该增加一个虚基类A,且将C1和C2都从A派生出来,如图5-1右边所示。
更改为
原则5.6 继承树上非叶子节点的类应是抽象基类
5.6.1 例子
如果你有两个(非抽象)类C1和C2,且希望C2派生于C1,如图5-1左边所示,则应该增加一个抽象基类(abstract base class)A,且将C1和C2都从A派生出来,如图5-1右边所示。
正文p60
……
进一步说,因为C++的类封装了具体实现,而只把接口露在外面,所以C1的接口应该是C2最想要继承的。换句话说,只要C2继承了C1的接口,C2的对象就可以被看作C1的对象而参与任何C1对象可参与的活动。由此可见,接口本身(而不是具体实现)是参与活动的充分必要条件,这就是为什么A通常是虚基类。
让我们再换一个角度,继承的一大缺点是打破封装,即把基类的实现细节暴露给派生类。导致的结果是,对基类的修改将无法保证不会波及派生类,即基类和派生类是紧耦合关系(紧耦合的缺点请参见“原则4.5 降低类间的耦合度”),除非基类是纯虚的(没有实现细节)。
另外,为了防止多重继承带来的各种问题(参见“原则5.14 慎用多重继承”),也建议继承树上非叶子节点的类尽量是没有成员的纯虚基类(类似于Java中的Interface)。
更改为
进一步说,因为C++的类封装了具体实现,而只把接口露在外面,所以C1的接口应该是C2最想要继承的。换句话说,只要C2继承了C1的接口,C2的对象就可以被看作C1的对象而参与任何C1对象可参与的活动。由此可见,接口本身(而不是具体实现)是参与活动的充分必要条件,这就是为什么A通常是只定义接口的完全的抽象基类(类似于Java中的Interface)。
用完全抽象基类的另一个原因:继承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打破封装,即把基类的实现细节暴露给派生类。导致的结果是,对基类的修改将无法保证不会波及派生类,即基类和派生类是紧耦合关系(紧耦合的缺点请参见“原则4.5 降低类间的耦合度”),除非基类完全没有实现细节。
用完全抽象基类的第三个原因:为了防止多重继承带来的各种问题(参见“原则5.14 慎用多重继承”),继承树上非叶子节点的类最好没有成员。
正文p73
6.8.3 原因
防止其后再次使用该指针。
更改为
防止其后再次使用该指针(使用NULL会立刻导致系统错误,好查)。
正文p85原则7.19 将循环索引的初值定在循环点附近
7.19.1 例子
假设循环队列下标从0到MAX-1(MAX为该队列可容纳的元素个数),则队首应设在MAX-3处。
7.19.2 原因
循环索引最常出问题的地方就在循环点附近,将队首放在这里可以很早就发现问题。
问题常出现在:插入元素使得下标从MAX-1绕回到0、删除元素使得下标从0绕回到MAX-1、插入头一两个元素,以及删除最后一两个元素时。选择MAX-3可以一口气将这些情况都覆盖住。
更改为
7.19.1 例子
假设循环队列下标从0到MAX-1(MAX为该队列可容纳的元素个数),则队首游标应设在MAX-3处。
7.19.2 原因
循环索引最常出问题的地方就在循环点附近,将队首游标放在这里可以很早就发现问题。
问题常出现在:插入元素使得游标从MAX-1绕回到0、删除元素使得游标从0绕回到MAX-1、插入头一两个元素,以及删除最后一两个元素时。选择MAX-3可以一口气将这些情况都覆盖住。
正文p89
原则8.1 关于常量修饰符的含义
例子
char* p = “Hello.”; // 指针不是常量,指针指向的也不是常量
const char* p = “Hello.”; // 指针不是常量,指针指向的是常量
char* const p = “Hello.”; // 指针是常量,指针指向的不是常量
const char* const p = “Hello”; // 指针是常量,指针指向的也是常量
更改为
原则8.1 关于常量修饰符的含义
8.1.1 例子
char* p = “Hello.”; // 指针不是常量,指针指向的也不是常量
char const* p = “Hello.”; // 指针不是常量,指针指向的是常量
char* const p = “Hello.”; // 指针是常量,指针指向的不是常量
char const* const p = “Hello”; // 指针是常量,指针指向的也是常量
8.1.2 说明
“char* p”的意思是:p是一个指针;它指向字符类型。
“char const* p”的意思是:p是一个指针;它指向一个常量;该常量是字符类型。
“char* const p”的意思是:p是一个常量;它是一个指针常量;该常量指针指向字符类型。
“char const* const p”的意思是:p是一个常量;它是一个指针常量;该常量指针指向一个常量;而被指向的常量是字符类型。
正文p89~90
8.2.3 原因
编译器会永远记住此事。如果今后对blockCopy()的任何修改(有意或无意)要对pSrc所指数据进行写操作,就会引起编译错误,从而提示该函数的后继开发者遵循最初的设计。
更改为
编译器会永远记住此事。如果今后对blockCopy()函数体的任何修改(有意或无意)要对pSrc所指数据进行写操作,就会引起编译错误,从而提示该函数的后继开发者遵循最初的设计。
正文p92
8.5.2 原因
造成程序状态改变的成员函数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常量成员函数(不符合大多数人对常量成员函数的预期)。
更改为
造成程序状态改变的成员函数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常量成员函数。虽然不一定违反C++语法,但语义有问题,且不符合大多数人对常量成员函数的预期。
正文p123原则15.4 不要用分号结束宏定义
例子
/*
* 用分号结尾,结果导致下面第二条语句变成
* “channel=CHANNEL_MAX;-1;”,编译出错
*/
更改为
例子
/*----------------------------------------
* 用分号结尾,结果导致下面第二条语句变成
* “channel=16;-1;”,编译出错
-----------------------------------------*/
正文p128
15.11.2 原因
……
对于不得不出现在公共头文件中的宏(如防止头文件被多次引用的宏),要加前缀以减少冲突,参见“原则1.7 关于匿名命名空间级标识符的前缀”。
更改为
……
对于不得不出现在公共头文件中的宏(如防止头文件被多次引用的宏),要加前缀以减少冲突,参见“原则1.7 关于全局命名空间级标识符的前缀”。
正文p132原则16.7 特别当心析构时发生异常
原因
C++的异常处理机制规定,若在异常处理期间又发生异常,程序将被终止。
更改为
C++的异常处理机制规定,若在异常处理期间(catch语句块中)又发生异常,程序将被终止。
正文p142
17.15.2 例子
// {}单独占一行,并且和if语句缩进相同
更改为
17.15.2 例子
// {}单独占一行,并且和if/for语句缩进相同
正文p146原则17.20 为所有switch语句提供default分支
原因
……这样,今后一旦增加新分支(比如枚举增加了新的值),不必担心是否会遗漏相关的switch语句。
更改为
原因
……这样,今后一旦增加新分支(比如枚举增加了新的值),不必担心是否会遗漏相关的switch语句(遗漏会造成程序退出,马上就能发现)。
正文p148
17.24.2 原因
编译器在解析变量定义时是从右向左扫描的,编程者也要习惯这种方式。如上例所示,pName首先是一个指针,其次它要指向一个常量,第三这个常量是字符类型的。仔细品味这些修饰,你会发现它们是有优先顺序的,优先级越高越要放在右面(紧挨变量名)。
更改为
17.24.2 原因
编译器在解析变量定义时是以变量名为核心向外扫描的,编程者也要习惯这种方式。如上例所示,pName首先是一个指针,其次它要指向一个常量,第三这个常量是字符类型的。仔细品味这些修饰,你会发现它们是有优先顺序的,优先级越高越要靠近变量名。(还可参考“原则8.1 关于常量修饰符的含义”)
正文p160
原则18.12 区分“战略性”注释和“战术性”注释
18.12.1 说明
注释分“战略性”和“战术性”两大类:
“战略性”注释用来说明一段代码,因而要放在该段代码之前。通常,此类注释较长(超过一行),建议用/**/风格。
“战术性”注释用来说明一句代码,通常放在该代码之后(行末注释)。建议用//风格。
更改为
原则18.12 区分段落注释和单行注释
18.12.1 说明
注释分段落和单行两大类:
段落注释用来说明一段代码,因而要放在该段代码之前。通常,此类注释较长(超过一行),建议用/**/风格。
单行注释用来说明一句代码,通常放在该代码之后(行末注释)。建议用//风格。
段落注释用横线上下框住(见例子或附录的大段代码),目的是一目了然地将代码和注释区分出来,这样有利于代码和注释的阅读。(单行注释这样做显得累赘,请读者自己权衡。)
正文p161原则18.15 减少不必要的单独占一行的注释
原因
……
类定义和函数前的注释(战略性)不会打断代码,因为它们在一个完整的逻辑段之外。由此也可以揣摩该原则进退的分寸。
更改为
原因
……
类定义和函数前的注释(段落注释)不会打断代码,因为它们在一个完整的逻辑段之外。由此也可以揣摩该原则进退的分寸。
正文p172
20.1.4 此类宏的命名方式
……
此类宏的前缀请参见“原则1.7 关于匿名命名空间级标识符的前缀”。
更改为
……
此类宏的前缀请参见“原则1.7 关于全局命名空间级标识符的前缀”。
正文p174原则20.7 将函数库放在一个单独的目录下引用
20.7.1 例子
#include “MyLibrary/ZErrLog.hpp”
更改为
20.7.1 例子
#include “Z_Library/ZErrLog.hpp”
正文p208
24.15.1 说明
……
但有的编译器会视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类为非直传类:
……
有虚基类。
更改为
24.15.1 说明
……
但有的编译器会视满足下述条件之一的类为非直传类:
……
有抽象基类。
正文p213
25.1.2 原因
减少命名冲突:
详细说明,请参见“原则1.8 减少匿名命名空间级标识符”。
更改为
25.1.2 原因
减少命名冲突:
详细说明,请参见“原则1.8 减少全局命名空间级标识符”。
P220附录
/*
* Constructor:
* Direct initialization.
*/
Z_SmartPtr_T(
POINTEE_T* pPointee,
Z_AbstractFactory_T<POINTEE_T>* pFactory=NULL(2)(3)
);
更改为
/*------------------------
* Constructor:
* Direct initialization.
-------------------------*/
explicit Z_SmartPtr_T(
POINTEE_T* pPointee,
Z_AbstractFactory_T<POINTEE_T>* pFactory=NULL(2)(3)
);
p222附录
// Program Notes: -Multi-thread safe = False:
// This is because these kind of classes is just like a
// dumb pointer which need to be protected outside.
更改为
// Program Notes: -Multi-thread safe = False:
// This is because this kind of classes is just like dumb
// pointers which need to be protected out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