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码相机的迅速发展,影像行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巨变:数码成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化学成像,化学成像方式也正在迅速衰落。近年来,数码相机在世界各大市场成为最畅销的数字商品之一。10多年前的全球相机市场由传统相机独霸,市场上还找不到数码相机。数据表明,1996年全球数码相机产量只有85万台;1997年,数码相机销售量突破了200万台;2000年全球数码相机的供货量猛增到1101万台;2001年,全球数码相机的销量约为1600万台。而如今75%的照片已实现了数码化,并且活跃在网络上,数码影像也已经发展成为具有2250亿美元规模的市场。据业内估计,2002年全球数码相机销售量可望达到2330万台,将占全球相机总销售量的21%。
作为全球首要影像服务企业――伊士曼柯达公司拥有120年化学成像行业老牌巨头的历史;同时,作为数码成像领域的先驱者、开拓者,柯达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开拓数码相机市场,如今在数码影像领域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Easy Share数码相机独领风骚
要论柯达公司在2001年最成功的举措,首当其冲的便是Easy Share数码摄影系统。柯达公司于2001年7月在北京正式推出Easy Share数码摄影系统。该系统由一个新型数码相机、相机底座及软件组成。用户只要将相机放入底座,通过简便的单按钮将数码照片从数码相机中下载到电脑上,并可直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照片或进行打印,让用户拥有更多的数码照片在线打印和共享选择;同时该底座还可以即时给数码相机的电池组充电。迄今,柯达公司已在我国发布了三款Easy Share系统的数码相机。
Easy Share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困扰数码相机的两大问题:一是复杂的连接,二是电池高耗电问题,用户可以自由拍摄、制作、共享和贮存更多相片;同时使数码相机使用更为简便、易用,让一些不善于使用计算机的用户,也能享受数码摄影带来的乐趣。柯达EasyShare数码相机系列集合了使用的简便性和价格的可接受性。柯达照片软件还可让用户输入自己喜欢的网址,譬如用户可从柯达子公司或他们选择的其它网站上订购打印件。
柯达推出的EasyShare数码摄影系统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佳绩。同时,柯达EasyShare系列相机被世界知名科技杂志《科技新时代》评选为2001年“全球最佳科技成果奖,夺得了数码相机领域的最佳奖项。
* 取胜之道:本土化发展战略+完善的销售渠道
随着影像行业将从传统的胶卷转向数码这一重大技术变革的来临,柯达把目光瞄准了中国的数码影像市场。同欧美许多国家已经充分发育的市场不同,中国数码影像市场潜力巨大。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国数码相机市场销量目前仅次于美国和欧洲市场。另据柯达内部人士透露,五年之后,中国将代替美国成为柯达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2001年,柯达公司打的一场漂亮仗便是在中国这个充满巨大商机的土地上实行数码相机的本土化发展策略。经过一番研究,柯达公司最终与中国著名相机生产企业――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进行联手,合资组建了上海达海照相机有限公司,共同生产柯达最新数码相机。
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照相机、变焦镜头、照相器材专业生产和出口基地,现已建成年产60万台数码相机的生产基地。作为被众多洋品牌包围的国产相机仅存的两大厂家之一,海鸥已经确立了传统相机、数码相机、立体相机三足鼎立的新型产品结构。
柯达选择合作伙伴,可谓深思熟虑。柯达看中了海欧在中国本地市场的优势以及在摄影器材制造方面的实力,才选择与海鸥合资。这一策略的实施,将使柯达多了一个合作伙伴,而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当然,柯达在这一合资项目中仍然占有着绝对的控股地位。
* 科技支持坚强后盾打造高科技数码时代
勿庸至疑,柯达在数码影像领域的领导地位早已获得业內的肯定。1986年,柯达公司率先设计了全球第一部100万像素的影像感应器。直至去年,柯达公司更成功地研制出全球最高1600万像素的专业数码相机,继续带领数码影像的发展。同时,柯达也积极带动着色彩管理领域,研制出一系列用以创建和应用色彩特征的有效工具,如PPM200照片打印机及各类相纸等,令消费者得以充分掌握拍摄、加工编制、以至打印出来影像的色彩,以统一的标准获取最佳影像效果。
创造这些科技发明的代价是巨额的科研投入,柯达当然毫不手软。据了解,柯达每年用于技术研究开发的费用约为8亿美元,其中一多半用于数字技术的开发。
在上海,柯达公司成立了一个产品开发中心,专门开发数码影像技术,成为其发展的坚强后盾。柯达正掌握着许多数码摄影技术背后的许多核心技术,例如,堪称数码相机核心的电子芯片,很多技术就是由柯达发明的。同时,柯达公司还筹建了一家无线技术公司。这家名为“Appairent Technologies”的企业由柯达公司的无线技术分部组成的,将用于研究无线传输高质量视频、静止图像和数据的技术。
(迪派网)
查看更多柯达数码相机产品信息
查看更多数码相机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