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买S2的时候,我绝没有想到会有今天,我会出手我的DSLR和两只镜头。
真正接触摄影还是要从S2开始,在这前我是用Sony P71的,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B门,什么是长时间曝光,什么是光圈快门。当我拍夜景时,按下快门,LCD屏出现长时间的黑屏,而我傻傻的站在风中举着相机却不知道为什么,那时我只知道看,拍,而不懂器材或者说是实现成像的一些原理。
当我意识到我该需要一台更好的相机时,我的目光还是停留在数码上,选择S2是因为他的色彩和象素和尼康廉价的定焦镜头。终于我买了它,和尼康18-35的镜头。晚上,我关着门,躲在房里整整折腾了一个晚上,那夜,我失眠了。后来我又陆续买了50和105的定焦镜头。

下面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买任何东西,而是拍照片,我在技术的路上走的很顺,几乎没有什么绊脚石,有问题都是上BBS,很短的时间内,我掌握了S2的所有的功能,而在这前,我甚至不知道光圈优先是什么。

后来中了反转的毒,上了一台廉价的SLR,而这正是我在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当我有了SLR时,我出去都是带SLR了,因为它很小,很轻,配上50的镜头可以放在大衣口袋里,很象旁轴,那个时候很好玩,每拍完一张会不自主的看看机背,以为是DSLR,而正是这样一张是一张锻炼了我的眼光和感觉,那种不可逆转性提高了我得片量。后来底扫出来得照片也证实了这点,我才发现,当初入门上DSLR对我来说是个错误。后来一次鬼使神差,我买了一只腾龙的SP24-135,现在证明,这只头我买对了,虽然那个时候是一时冲动。那是去上海,面对大都市的林林总总,我不得不一次次更换着不同焦段得镜头,麻烦的同时我也在心疼我的CCD,而现在这个头成了我的使用率很高的一只镜头,而且它的135段也是我的中焦顶点。

当我再一次整理器材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用有了很多器材,而且有一些都在整天的睡大觉,我不得重新审视自己得器材了。第一个考虑得就是S2,我已经不怎么碰他了,因为它太专业了,以至人们不敢在我得镜头前舒展自己的笑脸,而更多的是敌视,虽然它曾经给我带来可观的收入,但是我还是决定放弃。然后就是105/2.8这只镜头,这个镜头我只用过几次,都是夏天拍蜻蜓去了,而我总不能专门为蜻蜓准备一只镜头吧,出。最后就是给我带来最大乐趣的18-35,人们都说太广控制不了,而我从没这种感觉,这是我的主打镜头,但是有一只更好的定焦广角在等着我,它的名字叫蔡丝。总结一下吧,S2是目前相当好的DSLR,但是他是为商业设计的,不适合爱好者,18-35,如果不是蔡丝在诱惑你,这只镜头是你的不二选择,105/2.8,一只很好的虫虫头,微距玩家可以考虑。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器材观,也是我在器材上走的一些弯路,放上来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