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处在一个标新立异、个性张扬的时代,所以我们能够在市场上看到眼花缭乱的各色数码相机,几乎每一款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吸引着同样有个性的摄影爱好者们。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各大厂商对产品的研发倾尽心血,我们还是能看到某些不同品牌的当红相机之间,无论从产品设计还是配置规格上,都有着看似默契的相近表现。在这里寒阳搜罗了十款热门数码相机,五组相似机型的对比,下面一一为你奉上。
第五名

富士S7000 VS 柯尼卡美能达A2
富士公司早在2000年就发布数码单反相机S1 PRO,而作为四大单反厂商的美能达也即将于今年秋季发布万众期待的数码单反产品。基于两家公司深厚的专业背景,他们的消费旗舰,都定位在类单反型。S7000和A2都有着彰显专业的纯黑色机身,适中的机重加上宽厚的包覆着橡胶的手柄,给使用者带来绝佳的类单反手感。镜头方面,S7000配置了以低色差和多涂层而闻名的Super EBC FUJINON 6倍光学变焦镜头,A2也选用了美能达当家的金圈GT APO 8倍光学变焦镜头,两款机器都可以以最接近单反镜头的方式进行手动变焦及对焦,也都可以自由选择对焦点进行高速高精度的自动对焦。S7000具有独特的新型智能图像处理系统,与A2的新型CxProcess II图像处理技术一样,可获取更宽广的色调范围以及更完美的色彩还原。两款机器都具有专业的操控表现和全方位的曝光控制。S7000独特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和合理的控制按钮布局舒适且便于操控,最高支持专业级的1/10000秒高速快门,还内置富士独创的反转片模式。A2则装备了仅现身于美能达高端单反的把手感应器及双控制转盘,高速快门1/4000秒,同样具有多种数码滤镜效果。A2的感光元件为最新的800万有效像素CCD,S7000结合独特的SUPER CCD HR技术,更是将最大拍摄画幅提升至4048×3040(1230万像素),即使进行大幅面打印输出,效果也非常完美。
两款与单反最接近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专业的外形,专业的表现,位列相似DC对比TOP5第五名。
索尼V1 VS 卡西欧EX-P600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码摄影爱好者对机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希望能有一款集轻薄机身、专业性能、优异画质为一身的相机。老牌的索尼和新锐的卡西欧都注意到了这一点,V1和EX-P600也就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他们具有外形尺寸非常相近的金属机身,轻薄而高贵。两者都采用旁轴取景,镜头方面都采用了和光学大厂合作的方式,V1的镜头提供商依旧是著名的卡尔·蔡司,而EX-P600则配备了佳能的大口经镜头,同为相近焦段的4倍光学变焦(V1为34-136MM,EX-P600为33-132MM),都具有F2.8-F4.0的明亮大光圈。为了保证优异的画质表现,V1采用了1/1.8英寸,500万有效像素的SUPER HAD CCD,而EX-P600更是配置了同为1/1.8英寸,有效像素高达600万的CCD。两款相机都具有丰富的手动功能,都具有多区域、中央重点和点测光三种测光模式,均可实现快门先决、光圈先决和全手动曝光。配备了AE锁,最高快门都可以达到1/2000秒。当然,作为比V1晚出生1年的EX-P600,它具有比V1更大的LCD,更炫的显示界面,更高的启动、连拍速度,更小的快门时滞,更多的情境模式和更丰富更人性化的选择菜单。
两款旁轴旗舰,均集合了轻巧机身、优异画质及专业性能,位列相似DC对比TOP5第四名。第三名柯尼卡美能达Z3 VS 松下FZ10

新老长焦王,相近的配置、相近的规格、甚至相近的市场定价,位列相似DC对比TOP5第三名。
第二名
奥林巴斯AZ-1 VS 索尼T1

这两款数码相机摆在面前,甚至要怀疑自己的眼睛。也许它们更应该用艺术品这个词来形容。AZ-1和T1是奥林巴斯和索尼分别针对时尚领域开发的新品,它们均为轻薄的全金属机身设计,大小和机重也极为相近,AZ-1为94.0×67.0×21.9MM(宽/高/厚),160克,T1为91.0×60.0×21.0MM(宽/高/厚),155克。两款机器的设计都体现着典雅,AZ-1简洁的前面板设计有漂亮的LOGO,开机时还能发出淡蓝色的魅力光芒。T1的前面板设计兼顾电源开关和镜头滑盖,集合艺术与实用。同为3倍光学变焦的镜头,因为采用了相同的潜望镜镜头结构,可以轻松置身于精巧的机身中。由于双双取消了取景器,采用2.5英寸的超大液晶屏,机背也显得清爽大气。AZ-1的新设计的超可视显示屏为21万像素,反差度比传统液晶显示屏高3倍,成像清晰高亮、色彩生动。T1使用了同样为21万像素的日光型LCD,并具有防反射涂层,在阳光下也有很好的表现。AZ-1取消了机背上的大部分按钮,主要功能全部集成在其独特的模式转轮上,T1的机背按钮手感舒适,布局合理,操控起来同AZ-1一样便捷。两款机器的附件中,都包含有底座,与巨大精细的液晶屏相配合,两款DC都能摇身一变,成为时尚的电子相框。
两大名厂的时尚作品,一样的惊艳,一样的绚丽,位列相似DC对比TOP5第二名。
第一名
松下LC1 VS 爱普生R-D1

就在尼康、宾得等传统大厂对胶片机逐渐放弃的时候,松下和爱普生却掀起了一股数码相机的复古风潮,而且两家公司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神话般的徕卡作为自己的合作对象。这两款售价高昂的另类旗舰都遵循了传统旁轴胶片相机的设计,专业坚固的黑色外壳,机身包覆着压有花纹的橡胶。LC1的机身设计更是脱胎于最为经典的Leica M6。LC1采用了人见人爱的Leica DC Vario Summicron镜头,3.2倍光学变焦涵盖最常用的28-90MM焦段,Summicron则表示了这枚Leica镜头具有明亮的F2.0大光圈。R-D1采用可更换镜头设计,兼容Leica M接口及L接口,一枚枚另无数摄影爱好者垂涎的徕卡镜头,都可以接在R-D1上使用。快门的调节都要通过快门按钮旁的转盘,而光圈及对焦、变焦均通过镜头上的转环手动设置,与传统相机的操控一摸一样。曝光方面屏弃了自动化的各种程序曝光,LC1支持快门先决、光圈先决和全手动,R-D1更是仅支持光圈先决和手动曝光。两款机器都配有热靴插座,使用SD卡作为存储介质,记录格式支持RAW和JPEG。由于R-D1完全基于COSINA公司的旁轴相机Bessa R2,它更是具有旁轴取景,纯手动对焦,指针参数显示等与时下数码相机大相径庭、非常趋于传统相机的种种特性。
最高贵的徕卡血统、最复古的机身特性、最高昂的销售价格。当之无愧,相似DC对比TOP5第一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似的产品意味着不同厂商对同一消费群体的认定。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有多么个性化的需求,总能有不止一款的产品完全地满足我们。这就更需要消费者考虑好自己的购机目的,面对丰富的产品,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