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东方的阿尔卑斯,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小金县和汶川县交界处,是横断山系邛崃山脉最高峰,海拔6250米。四姑娘山的景色绝不能简单地以山来概括,四姑娘山之美,除了山之外,还有草甸、牧场、嘉戎藏族风情等等与高原相关的景色,各有各的特色,互相是不能替代的。
从成都到四姑娘山要路经卧龙自然保护区然后翻越巴郎山才能到达。当我们的车抵达巴郎山的最高点垭口的时候,眼前的景色让我忍不住拿起相机一阵狂拍。
拍摄参数: 光圈=f 5.6 快门=1/1000s ISO=100 光圈优先
这张照片是在巴郎山垭口拍的,当时光照条件非常充足,为了能使照片能表现出雪山的雄伟和宽广,所以在光圈优先模式下选择了相对较小的光圈来达到一个比较深的景深。


小提示:景深——对焦点前(靠近相机一端)、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拍摄参数:光圈=f 5.6 快门= 1/1000s ISO=100 光圈优先这张照片的在构图上比较有意思,右上方的一小朵云彩很有些点睛的效果,使占画面一半的蓝天不再那么单调,而且白云的柔美很好地中和了雪山,岩石的粗糙感,让整张照片生动起来。其实在风景片的拍摄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蓝天、大山或者水面在一张照片中占的比例过大,会使整张照片显得很单调,有种过于空旷的感觉,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在构图前寻找一些小的前景或者背景来做点缀。

照片在构图上使用古墙的一角将整个画面分割成1∶2的比例,表现出古墙的历史的久远和一种残破的美感。但是可惜照片上方阳面的高山和蓝天都已经因为大光圈和较慢的快门严重过曝,这是拍摄时考虑不够周全造成的。

小提示:曝光补偿——在某些光线复杂的场景中相机的测光系统会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算错了正确的光圈快门组合,将导致拍摄出来的照片过暗或者过亮,这时候就需要人为地去矫正,就是曝光补偿。长平沟全长29公里,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峡谷长天、平缓悠长,四姑娘山就坐落在沟内16公里处。沟内只有部分路段可以通车,其余大部分路段只能步行或骑马,经过长坪沟可直通四姑娘山的山脚下。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我们只骑马到达了长平沟里的枯树滩,这里的景色很有些特色,这里的树木都是枯死的,这也是枯树滩这个名字由来的原因。一望无边的蓝天,棕黑色的枯树林,远处灰色岩体的高山,结成白色冰面的水滩,一起构成了一幅奇特的景色。



我使用的是美能达DiMAGE 7i数码相机,在拍摄风景时建议使用同档次具有多种手动调节功能的相机。(北京cool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