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选购电脑配件或是给电脑升级的时候,都会听到前辈高手的一句良言:够用实用的电脑配置就是最好的。然而随着电脑的多功能化,网络的普及和数码产品的风靡,人们似乎越来越开始追求个性化的产品。那句古老的金玉良言早已被时间历史所尘封。人们攒电脑再也不会为了抉择64MB还是128MB的内存而伤脑筋了。消费者会更在乎配件的功能、配件的外形。甚至是根本与自身毫无关系的特色功能也想亲身体验一把。多功能的电脑、更具魅力个性化的电脑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数码产品在这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数码似乎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代名词。追求更绚、更酷、更个性的外形,已经成为了厂商研发设计产品时的一条自然定律。笔者当年花了3个月苦心积攒的稿费洋洋洒洒2300多大元,将一台SONY的SJ33掌上电脑请回了家。随后乐此不疲地向所有人炫耀自己的“胖子”。上学路上用它听歌,地铁里用它看新闻,课上用它记笔记。什么闹钟、电话簿、及时贴、提醒统统用它来完成。有MP3的人羡慕我的彩色屏幕,有笔记本电脑的同学羡慕我超长的10小时待机时间。其实它的运算性能并不比一台486电脑强大,它的处理器的频率仅有66MHz。也有很多人说,就这样将2300大元砸在PDA上,与给.com投资并无区别。可对于我来说,整天抱着一个这么有个性的数码产品,所带来的快乐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记得有一阵子美能达出了一台型号为F100的数码相机,其外形方方正正跟个板儿砖似的,让人看上去极为不爽。但是,若论性价比它算是当时性能最出色的4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美能达专利GT镜头,独一无二的自动跟踪对焦,都是非常棒的卖点。可是当笔者向自己所有的朋友推荐此款相机的时候,却遭来他们的白眼。为什么他们会仅凭板儿砖外壳就放弃F100呢?关键就在于它缺乏个性化的外包装设计,即使自身具备再出色的性能,也会被消费者鄙视。追求个性化不仅仅体现在当今的数码产品方面,对于主机箱内部的配件也是如此。记得笔者在1999年,初攒新机就狠狠往里砸钱。买了当时最为顶级的Elsa TNT2,还是32MB的显存呢!当时的我还是个菜鸟,什么都不懂,就是知道自己有一块最出色的显示卡。于是我就肆无忌惮的从国外的网站上下载3D Demo程序,那些画面都很精美。我开始慢慢地深入学习显示子系统,开始学习3D Max,也开始自己制作3D动画。正是因为有了一块如此超前的显示卡(现在它还一直在我的机箱中服役),才带我走进了神圣的3D殿堂。产品的个性化也会树立企业文化,也会成为生产厂商的增长点。现在IT制造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厂商都不会仅仅把目光放在性能的提升与生产成本的降低上。所生产的产品越来越贴近使用者,越来越针对特定的人群。为了跳出这个框子,厂家只有提出新的理念,给自己的产品加入新的元素,脱胎换骨成为新的卖点。“Centrino”这个商标也包括了Intel最新的Pentium M处理器和855PM芯片组。两者具备非常出色的性能,其微弱的电池功耗给大批的使用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尽管如此,Intel还是将Centrino处理器最大的卖点定位于Wi-Fi无线传输功能。很显然,尽管它仅仅支持无线网络的802.11b 标准(传输速率不高,仅为24Mbps),但是许多笔记本制造商仍然将这一标志作为自己产品的一大卖点。宣传极具特色的Wi-Fi无线传输功能,总比苦口婆心地唠叨性能提升更令消费者心动。
现在已经不是那个精打细算的年代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电脑配件的价格下降了。大家更有条件寻求个性,崇尚自我主义了。程序员也会是个游戏发烧友,平面设计师也喜欢在闲暇听听New Age,孩子的电脑也可以成为家庭影院。人们肯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功能更丰富、更具有特色的产品。厂商为了迎合消费者也会朝着这个方向研发产品。相信这种追求个性化的势头在未来几年会越来越明显,人们在选购电脑时会更在意产品的特色而非性价比。(ITDOOR)